“老公别急,我从‘医保钱包’里给你转了500元!”2月26日,我市居民王磊接到妻子班雅梅的电话。
王磊参加了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其妻子班雅梅在昆都仑区参加了职工医保。班雅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使用医保钱包给他转了500元,以解购药结算之急。
2月21日,医保钱包在包头市正式上线,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包头市医保服务迈入数字化新阶段,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资金管理方式。虽然目前功能仅限于统筹区内参保人员之间的钱包转账,但跨省共济功能也已在规划中,未来将逐步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和应用。
包头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勤奋介绍,医保钱包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医保账户的共济范围。以往共济范围仅限于父母、子女和配偶,但本次将范围扩大到了父母、子女、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此外,以前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仅限于自治区内的参保人员,包括职工和居民参保人员。但这次范围扩大到了跨省,即全国范围内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之间都可以进行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转账。以往,家庭共济需要先进行绑定,但通过医保钱包可直接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账给近亲属的医保钱包。近亲属在就医购药使用时,可直接使用医保钱包内收到的转账。
医保钱包相当于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进行“红包转账”,这一功能尤其适用于未成年人账户资金不足的情况。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设立了医保个人账户,而城乡居民参保人员未设立,因此在整个家族中,参保职工可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账给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近亲属,用于其就医购药的个人支付部分。这样,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得到了更灵活的应用,使用范围也更广、更便捷。
以在青山区工作的老张为例,他通过医保钱包给在固阳县的外孙转账1000元,款项即时到账。老张的外孙患有慢性病,买药成为家庭每月的一笔固定开销。过去,孩子母亲只能用现金支付个人负担的费用,现在可以使用老张转账的资金支付购药费用。
赵勤奋表示,医保钱包的上线,解决了参保人员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提高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还促进了家庭医疗互助,增强了家庭的抗疾病风险能力。下一步,医保钱包功能将很快实现跨盟市参保人员之间的医保钱包转账,同时市医疗保障局也将进一步丰富医保钱包的应用场景,让医保改革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编辑:渠芳芳;一审:郭燕;二审:张红梅;三审:郑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