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成绩的公布(八省联考成绩),3月24日,自治区教育考试院下发了全区进行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模拟填报志愿的公告(俗称“新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时间为3月26日至今日。因为这是自治区首次新高考演练,事关之后真正的高考及志愿填报,因而此次模拟志愿填报不但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重视,同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包头九中给家长进行政策解读
模拟演练指导全覆盖
按照自治区安排,已报名参加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且类型为秋季统考的考生(含未参加适应性测试的考生),均应参加本次适应性演练模拟填报。
考生通过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s://www.nm.zsks.cn/),点击“2025年普通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填报志愿”链接,输入高考报名考生号、密码登录,进入填报志愿页面。
演练中,考生可参考本人适应性测试成绩及排名、高校近年在我区录取情况、招生章程要求以及本次公布的适应性演练模拟招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录取批次的模拟志愿填报。
模拟填报各批次志愿设置及具体要求,按照已经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执行。本次适应性演练模拟志愿填报旨在帮助考生熟悉志愿填报系统和操作方法,因而要求所有考生应练尽练。考生所在高中应做好志愿填报组织、培训、解读、辅导等工作,确保指导全覆盖。
本次适应性演练公布的招生计划、考生模拟填报的志愿与2025年正式高考无关联性。同时本次适应性演练不公布各批次模拟录取控制分数线及模拟投档录取情况。
就上述要求,记者从包头市第九十三中学了解到,模拟演练前,学校提前给所有高三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高考志愿填报政策解读以及填报的培训。模拟志愿填报开始后,学校分批次组织学生在机房进行了填报志愿演练,其间,专门安排之前参加过自治区及包头市组织培训的老师进行辅导,最终保证所有学生均上机进行演练,并能熟悉志愿填报系统,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记者从包头市第九中学、包头市第二十七中学、包头市第九十六中学等了解到,模拟演练开始前后,各高中学校基本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了模拟志愿填报。
包九十三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
志愿填报及录取规则
众所周知,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与原来不同,实行的是“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每批(段)次设置45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2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就此,包头市第九十三中教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45个平行志愿是填报的上限数量,考生也可以不用填报这么多,具体多少可自己决定。此外,考生和家长还得了解三个关键词:录取批次、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首先说录取批次。按照规定,新高考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分别按类别分批(段)次进行。普通类设本科提前批(A段、B段、C段)、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4个批次,依次录取;艺术类设本科提前批(含A段、B段)和高职(专科)提前批2个批次,依次录取;体育类设本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提前批2个批次,依次录取。就此,包九十三中相关负责人解释:“录取批次不再分一本和二本,合并为一个批次。考生一定要了解提前批的各段主要有哪些院校,分别招录什么专业的学生,并选择自己想报的院校专业组,在志愿中填报。如不能被提前批录取,也不影响后续批次的志愿填报及录取。”
“院校专业组”是高校按照教育部专业选考科目规定和内蒙古计划编制要求编制的招生计划,它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必须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要根据专业(类)特征要求(如学科门类、计划性质、计划类别、外语语种、考试成绩、生源范围、中外合作办学、收费标准、校区等)分设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也就是说,会出现一个院校设多个专业组的情况。
平行志愿录取时遵循的原则是“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投档。一旦投档成功,就不再检索后续志愿。在一轮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名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档成功的机会。包头市第二十七中学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要合理排序,避免因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首轮投档后,是录取进度和剩余计划,自治区考试院会安排“征集志愿”,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以向考生补征志愿。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的投档录取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则不能再参加后续志愿的投档录取。
【延伸阅读】志愿填报的总体思路
因为录取方式的不同,新旧高考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在原来的“动态排名、精确定位”模式下,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招录时间内,紧盯自己是否排进了所报院校及专业,如被挤出,需随时进行调整,直至最后完成招录。此种模式下,考生在关网时即可知道自己是否被所选院校及专业录取。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不用经历紧张的“过山车”调整志愿填报过程,只需按照录取相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充分了解、选择、比较后,填报好自己所选的平行志愿,即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续的投档、录取工作,则由自治区考试院和大学按照规定进行,考生只需安心等待录取结果即可。
由此而言,考生被投档后,就可能存在被退档的风险。那么,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被退档。
为此,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一是了解国家和社会需要;二是了解个人情况,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三是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自治区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四是了解招生政策。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那么,志愿填报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总体思路呢?就此,教育部给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合理定位,做到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切忌跟风盲从。
三是按照“冲、稳、保”思路,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把志愿设计三个区间段:比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的冲刺志愿、与往年录取位次接近的稳健志愿、比往年录取位次偏低的保底志愿。同一区间段内的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同时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而导致脱档。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学工;编辑:尤允庆;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