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这50余份报纸,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历史时刻,还将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眼前。特别是与‘国家的孩子’杨春香一起阅读报纸,聆听她的故事,让我们每个人深感祖国的伟大。”从青山区科学路街道赶来的康乐社区居委会主任石晓燕说。
申雨林为大家讲述老报纸背后的故事
4月13日下午,昆区昆北街道办事处“五老”宣讲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联欢活动。活动汇聚了“五老宣讲团”成员、优秀志愿者、退役军人、社区代表、企业家、老报纸收藏爱好者等,大家将目光聚集到这些报纸上,感受内容的丰富多彩。
这些报纸都是包头本土老报纸收藏爱好者申雨林的藏品,他说:“退休之后,我一边继续做报纸收藏,一边整理报纸并加入到了社区的‘五老’宣讲团中,将报纸里那些记录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版面展示出来,并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居民、企业职工等社会各界讲述。特别是关于民族团结的内容,更是展示的重点。”
申雨林介绍,“这些报纸中,有《人民日报》《劳动报》《包头日报》《扬子晚报》《包头晚报》等,其中很多内容涉及‘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希望激励参观者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杨春香就是“国家的孩子”,看完这些报纸后她激动地说:“我1岁到包头,60多年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当年的我们都已长大成人。有的客居他地,有的留守家乡,风霜爬上了我们的面颊,但不论时间过了多久,路途走了多远,我们始终都是‘国家的孩子’,是那段历史佳话的亲历者、见证者和那段历史大爱的传播者。今天看着儿时的记录,内心万分感慨,这段往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我们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奋斗不息。”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永峰;编辑:尤允庆;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