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来鹿城阅立方
来源:包融媒   2025-05-11

5月17日,包头将迎来两场重磅读者见面会,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与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将先后携力作做客鹿城阅立方,以文字为媒、以故事为引,为包头市民献上一场跨越时空、触动心灵的文化盛宴。

5月17日下午,敬一丹将带着她的新作《走过》与读者展开交流。从呼兰河畔到央视演播厅,从新闻前线到文字背后,敬一丹的“走过”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更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她见证过香港回归的彻夜直播,记录了偏远山区的教育困境;在《焦点访谈》追问真相,于《感动中国》传递温暖。如今,她用《走过》剖开时光,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据了解,《走过》是敬一丹记录人生细节的随笔集,于今年4月上市,并在全国发行。该书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以走过的地方为空间点,构建起一个充满故事与感悟的世界。书中,敬一丹用文字描绘小兴安岭的密林,感受泰山的巍峨,领略昆仑的雄浑;跟随她的笔触能沿着松花江、长江源的水波,探寻水的灵动。从墨脱的杜鹃到额尔古纳的芍药,从城市的繁华到山村的质朴,每一处都有独特的印记。在本次见面会上,敬一丹将以《这世界你我一起走过》为主题进行分享,结合书中片段,讲述“个人命运与时代浪潮”的交织,揭秘新闻背后的人性微光。

5月17日上午,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也将带着他的经典作品来到包头举行读者见面会,独家分享《北上》四年沉潜背后的调研故事,以及《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象征的深层隐喻。值得一提的是,十月文艺出版社独家版本的《北上》《耶路撒冷》等作品将在现场发售。

作为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写作扎根现实又望向时代深处,其作品堪称“中国70后作家的精神镜像”。其代表作《北上》以京杭大运河为叙事核心,将历史长卷与现实图景巧妙交织,娓娓道来运河两岸跨越百年的风云变幻。《北上》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这部“行走的文化史诗”凭借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灵动的文学表达,一举摘得茅盾文学奖桂冠,让沉寂的千年运河在文字间重焕生机,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耶路撒冷》聚焦一代人的精神困境,通过五名青年的“出走与还乡”,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年轻人的信仰与迷茫,并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说”。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晶晶;编辑:郝晨莺;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导引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