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文物 遇见未来
来源:包融媒   2025-05-18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围绕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包头博物馆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邀市民共同探索博物馆在时代变迁中的多元价值,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5月16日,“流动博物馆文明实践活动”率先走进昆区少先路街道办事处少先二十社区,通过展览讲解、非遗拓片技艺体验、VR互动,为社区居民介绍博物馆文物里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文化资源在街头巷尾“活”起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也正通过这样新颖的方式照进现实。


“解码”文物

讲解员为市民介绍包头博物馆



5月17日,“曹灿杯”朗诵比赛的少年选手们以“城市小主人”之名,在博物馆讲述黄河文化、草原文化、蒙古马精神、工业记忆和红色基因,用童言童语为包头代言。5月18日至25日,“北疆文化生态艺术解码”内蒙古科技大学文物绘画展展出了青年志愿者的百余幅艺术创作。5月10日至6月10日,“黄河雪羽舞四美 鹭舞流凌映明沙——候鸟迁徙主题摄影展”包头城区摄影展开展,通过镜头展现生态之美。


“解码”文物

市民参与制作非遗拓片



5月18日,包头博物馆还推出多维度活动。包括馆藏精品图片联展、2025年第二期民间收藏品公益鉴定、“鹿城博物 共传承”主题活动、非遗蓝晒体验、“蚕丝扇语传千年”手工制作活动、“怀袖雅玩——淮安市博物馆藏清代扇面艺术展”沉浸式参观导览等线下项目,同时开启“云游包博·解码文物”。为方便市民参与,包头博物馆在5月18日延长开馆时间至20∶30,欢迎广大市民与游客踊跃参与。


导引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 祝家乐;编辑:郝晨莺;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责任编辑: 郝晨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