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国创稀品打破壁垒点土成金
来源:包融媒   2025-07-19

当一盏盏稀土护眼灯在教室里柔和亮起,当一块块稀土RES彩色墨水屏在办公桌上清晰显影,当一串串温室番茄在稀土补光灯下饱满成熟……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场景,背后都闪耀着“稀土之光”。从稀土资源到高附加值产品,内蒙古国创稀品科技有限公司正以科技创新为刃、产业融合为桥,在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领域,书写着“点土成金”的产业传奇。

“我们不仅要做稀土材料的生产者,更要做技术壁垒的打破者。”国创稀品董事长刘鹏说。2025年初,当4条光功能材料生产线在车间里完成调试,这个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实现稀土光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量产的实体企业正式拉开了国产替代的大幕。

然而,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破圈”之路并非坦途。2023年,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牵头承担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专项——稀土RES彩色墨水屏产业化项目,联合内蒙古国创稀品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彩色显示技术瓶颈与成本高等堵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

“随着项目落地,我们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更成为国内首家量产稀土RES彩色墨水屏的企业。”刘鹏介绍,首条量产线投产后,预计年内实现百万级产能。目前,企业团队已完成RES生产线规模化建设,正联合上下游企业构建“稀土新材料—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生态。

生产车间里,公司总经理王瑞拿着光谱检测仪说:“我们将稀土转光粉以不同比例加入不同类型灯具导光板中,可精准控制发光材料的光转换波长,将对眼睛有伤害的蓝光转换为有益光。”这种兼具健康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产品,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缩影。

从单一材料到全产业链布局,国创稀品完成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破局跨越,更将产学研协同拧成一股“创新绳”。

4月30日,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建“稀土光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6月16日,与鹿城实验室共建“鹿城稀土光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国创稀品充分发挥企业市场化优势与实验室科研资源优势,聚力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体系。

“校企联合将把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院长包金小对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转化合作平台的举措表示赞同。

当下,产学研协同效应在国创稀品已形成网络。企业与鹿城实验室、天津大学、大阪大学等多家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形成“基础研究—中试孵化—量产转化”的“链式”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正成为国创稀品发展的强大引擎,推动着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2025年上半年企业终端产品订单饱满,预计年产值可达7600万元。”王瑞说。

从打破垄断到引领标准,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国创稀品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以产业融合为墨,在草原钢城书写着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让每克稀土都迸发“点土成金”的魔力。

(记者:苗雨蔚;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