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
钓花灯。
亲子共做花灯。
赏非遗 品民俗
2月8日,昆都仑区昆北街道丽日花园社区在鹿城阅立方举办“灵蛇舞新春”非遗绘团圆元宵节主题活动,社区居民在舞狮秧歌中共庆佳节,于琴韵灯影间品读传统文化。
活动伊始,居民们相聚在鹿城阅立方外,随着主持人一声“放飞美好心愿”,七彩气球携着居民们的祝福腾空而起。锣鼓骤然响起,金红双狮踩着鼓点翻腾跳跃,时而“平地探月”,时而“狮口吐福”,引得围观孩童欢呼雀跃。秧歌队紧随其后,红绸绿扇舞出层层波浪。
转入阅立方图书馆内,民乐合奏《喜洋洋》的欢快旋律迎面而来,六首经典曲目串联成新春音乐会,旗袍走秀、歌曲演唱、花灯猜谜等节目穿插其中。非遗集市中更是摩肩接踵,糖画艺人以铜勺为笔,绘出腾龙戏珠;面塑摊位前,非遗传承人指尖翻飞,教孩子们捏出各种经典动画角色。
当天,昆北街道阅动北疆智汇站在鹿城阅立方揭牌成立,旨在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个阅读、学习、文化交流的阵地。昆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李佳清表示,举办本次活动是希望大家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街道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服务形式,激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文/图 记者 邓雅鑫)
趣味猜灯谜
2月9日,第十一届大型灯谜文化惠民活动在包头市图书馆一楼艺术展厅举办,猜灯谜、投壶戏、钓花灯、品元宵等特色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读者在浓浓书香中感受传统年俗的魅力。
上午9时许,悬挂着百盏花灯的活动区域已人头攒动。每盏灯下飘动的红笺谜题前,男女老少或凝神思考,或热烈讨论。特别增设的“方言猜猜猜”,用当地方言创作的谜语引得市民啧啧称奇,不少年轻读者特意用手机搜索方言发音,在传统民俗中感受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共设置普通话及方言谜题百余条,涵盖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猜对谜面可获得书签和购书券。“非常有意思。”小读者高娜荷雅向记者展示刚获得的精美书签。
“花灯垂钓”区,孩子们手持钓竿专注地钓起心仪的花灯。“亲手摇元宵”的体验活动中,小朋友们又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来回摇晃盘子,使馅料逐渐裹上一层层的糯米粉,变成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元宵。“投壶,源于射礼,是中国古代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十岁的程子木在文化展板前了解传统礼仪的深意后,屏息凝神,将箭矢投入壶中,清脆的落壶声引来周围家长的喝彩。“只有参与体验,将来才能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程子木的父亲程鹏飞告诉记者。
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当属艺术体验区,包头时代铅笔头美术学校的老师们将可爱的图案绘制在小读者们的脸上,还带着小读者们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元宵节纪念徽章,享受创作的乐趣。“我们把传统文化和热门电影、手工制作等结合起来,希望让小朋友们了解现有各种各样的载体都可以体现传统节日的意义。”包头市时代铅笔头美术学校负责人赵瑞强说。
“我们希望通过有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推广方式,能够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市民朋友们对文学、历史、艺术还有地方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包头市图书馆社会活动部主任方祉淇表示,春节期间,包头市图书馆已陆续推出线上线下30余场主题活动,吸引超过1.5万人次参与。(文/图 记者 邓雅鑫)
亲子游戏乐不停
2月9日,包头市图书馆少儿分馆举办“灵蛇献瑞,喜闹元宵”元宵节主题少儿亲子阅读推广活动,丰富的互动环节吸引了3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
活动伊始,主持人向孩子们介绍了元宵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以及节日当天的各种习俗,帮助孩子们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随后,小志愿者带领大家共读绘本《红红火火闹元宵》,以及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加深小朋友们对元宵节的理解。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做灯笼。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元宵节灯笼,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乐趣。
包头市图书馆少儿分馆副主任陈丽莎表示,通过绘本共读、诗词朗诵、猜灯谜、手工制作等环节,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元宵节的传统文化,还在亲子互动中收获了快乐和知识。接下来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编辑:张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