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在身边|丁少先:八旬老人讲活思政课
2024-03-09

“”

丁少先老人给学生讲红色故事。

3月6日下午,第三节课上课铃一响,79岁的退休教师丁少先准时站在高二年级15班的讲台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丁老师当日班会课的主题。学生们静静聆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出现的图片,态度格外认真。

丁少先,现任包三十三中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九原区“五老”报告团成员。2002年退休后,他长期从事学校的关工委工作。丁少先把传播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从2021年开始利用每周学生班会时间给学生讲红色故事,截至目前,共讲上百场,参加人数逾三万人。不仅如此,他还乐于助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走进丁少先的办公室,“在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墙上的两行字格外醒目。这句话成为他的座右铭,被挂在嘴边,更记在心间。另一面墙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着一张张奖状、证书,“最美包头人”、第15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优秀工作者、九原区“最美五老”……这些奖状成为丁少先多年来坚守教育阵地,弘扬红色精神的一个个注脚。

“党办的学校让党放心,人民办的学校不负人民。”这是丁少先一直以来的工作信条。从2021年开始,他每周为学生们上一节班会课。为了让思政课堂“活起来”,他自费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中共六大会址等多地参观,并将参观心得梳理成笔记,整理成讲稿,图文并茂地讲给学生听。

为了讲好红色思政课,丁少先所做读书笔记10万余字,撰写演讲稿30余本,整理资料138盒。他还将时政热点内容,重要纪念日与文献资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厚重宏大的历史、理论内容进行分解,便于年轻学生理解、接受。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思政课上,丁少先是这样说的,他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2023年9月,82岁的苗培富独自骑着小电动车,不慎摔倒在马路上,昏迷不醒,丁少先看到后毫不犹豫扶起老人,待老人渐渐清醒,又搀扶着把他护送回家。后来,苗培富找到学校,把一面印有“热情帮助伸援手,乐于助人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丁少先手上。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2021年夏天,在九原广场遛弯时,他碰上晕倒在路边80多岁的潘大夫。见状,丁少先主动联系其家人,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避免意外的发生。

每每谈到其善心善举,丁少先总是笑着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教师,不光要教书育人,更要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更好地服务社会。”

(文/记者:张婷婷;图/记者:常静;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责任编辑: 张飞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