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 展形象 开新局|守好诚信最后一道防线 ——写在呼包鄂乌司法公信建设联盟成立之际
2024-04-12

司法公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内蒙古“新春第一会”——2024年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上提出,“司法机关要公正裁决涉诚信案件,提高裁判执行率,依法惩治虚假诉讼,守好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向全区司法机关提出了明确要求。

4月12日,由包头市委政法委牵头发起,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三地党委政法委积极响应建立的呼包鄂乌司法公信建设联盟成立大会在包头举行。这将是加强四地区域连接性、经济集聚度和政策协同性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更是自治区以法治环境之“善”促营商环境之“优”,以司法公信之“力”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保驾护航的一件大事。预祝大会圆满召开!

“盟”为大局 围绕政法职能职责服务保障发展大局

诚信建设工程是自治区党委部署的“六个工程”之一,需要通过提升司法公信力守好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呼包鄂乌区域是自治区重点开发区域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和全方位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此次,包头市委政法委在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统一部署下,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呼包鄂乌地区实际,发起组建四地司法公信建设联盟,既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区域一体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诚信建设等部署要求的创造性做法,也将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贡献有力法治力量。

“盟”破壁垒 深度协作让四地由“握手”变“携手”

2023年12月,为加快建设呼包鄂乌城市集群,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呼包鄂乌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现代产业5个方面正式启动一体化体系建设。

基于现有四地合作奋进的现实基础,建立司法公信建设联盟,意味着四地将进一步跳出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同下发展“一盘棋”。通过深度协作,为拓展提升政法单位间警务合作、检务协作、执行联动搭建新的平台,突破异地执行难、异地财产处置难、执法监督人员力量不足等瓶颈,合力打造四地法治一体化发展和司法公信建设高地,为四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法治动能。

“盟”建体系 五项机制将筑牢诚信“最后一道防线”

一个紧密牢固的联盟,离不开强有力的运行机制。四地共同会商,组建形成四项行业领域一体化协作机制和呼包鄂乌司法公信一体化协作运行规则的“4+1”一体化协作机制。

——《呼包鄂乌案件交叉评查、执法检查一体化协作机制》旨在党委政法委以异地化交叉互查模式解决内部监督乏力、监督手段单一、不愿查查不出等问题,整体提升四地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

——《呼包鄂乌执行联动一体化协作机制》旨在解决四地法院系统执行领域区域间执行查控、协助执行不顺畅等问题,通过执行办案一体联动提高跨区域生效裁判执行质效。

——《呼包鄂乌知识产权一体化协作机制》旨在通过检察系统整合四地行政和司法资源,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护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呼包鄂乌法治护航金融一体化协作机制》旨在通过四地政法机关协同发力,从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各个阶段着力,为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护航。

——《呼包鄂乌司法公信一体化协作运行规则》明确运行采取联席会议制度形式,实行轮值制,由四地依次轮值。重点对联席会议议事范围、召开频次,会商研判方式、内容,交流共享信息资源类别,发现问题反馈整改等进行了明确,重在以制度建设促联盟规范运行。

“4+1”一体化协作机制的建立运行,将对于四地间统一执法标准,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办案质效、打击整治突出违法犯罪、强化重点领域司法保护,从而实现四地法治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具有积极意义。

(记者:王嘉伟;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责任编辑: 张飞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