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 展形象 开新局|信用修复助企减负
2024-04-28

“您好,有什么问题可以帮您。”“我们想修复失信信息,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日前,在市社会信用管理中心办公室,一家企业负责人正电话咨询信用修复相关问题。

“企业行政处罚信息达最短公示期后,可登录‘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在线申请修复,上传相关材料后提交修复申请就可以。”市社会信用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晨耐心地解答着。最终,该企业在李晨耐心的指导下,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了信用修复。

“感谢市发改委信用中心帮助我们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解决公司在投标中遇到的困难,使我们破冰脱困,走上良性发展之途。”企业负责人深表感激。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经营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市发改委联合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行政处罚信息联动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受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信用修复工作流程,提高信用修复效率,畅通企业信用修复渠道。

“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对经营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提交的信用修复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主动联系指导企业完善申请材料,降低企业信用修复成本。”市社会信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永红说。

记者了解到,信用修复工作中,我市还实施“双书同达”机制,各有关部门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提醒经营主体向有关部门及时申请行政处罚的信用信息修复。信用修复告知书包括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公示平台、信用修复时间及方式等内容。

“我们建立了信用修复台账,及时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指导经营主体进行信用修复,并帮助完善修复资料,为经营主体当好信用修复‘服务员’,及时解决其因行政处罚带来的不良影响。”李永红介绍。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帮助企业修复2502条失信信息。

(记者:张建芳;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责任编辑: 吴存德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