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得响!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文艺范”
2025-03-07


2024年12月18日,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以改革激发文艺发展澎湃动力”,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这是全国国有院团深化改革工作唯一入选院团;1月6日,包头市艺术剧院改革成果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区进行汇报,内蒙古新闻联播予以报道;春节前,包头民族乐团亮相国家大剧院……包头市艺术剧院全新领导班子勇探改革深水区,紧紧围绕打造文化高地的总方向,创新融合创作、演出、舞美3个中心和漫瀚剧团、话剧团、晋剧团、歌舞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6个专业艺术团体,深挖艺术资源、人才资源等,形成创作、演出、人才、市场、惠民等多维度合力,用“改革”和“创新”一对“隐形的翅膀”舞出“北方音乐之城”的恢宏交响。

整合创新“艺”彩纷呈

沉浸式实景剧《包头韵·长城情》。

“包头的艺术氛围浓郁,但想要激起新时代鹿城文化高地建设中的一池春水,走出一条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之路,对于我们而言,绝对是挑战又是机遇。”说起18个月前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市艺术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静说,他们笃定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成功。

包头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冯凌云介绍,在精品剧目创作上,剧院不断整合国内、院内优秀资源,将国家级导演、编剧、音乐制作、舞美纳入精品剧目创作团队。与国内一流剧团结对共建,与国内知名院校广泛建立联系,形成了文艺精品创作的合力。在自治区率先开创地方乐团与国家一流乐团合作演出新模式,率先在自治区创办国乐音乐季,包头成为内蒙古唯一举办国乐音乐季、交响音乐季城市。首次联袂中国广播艺术团、浙江歌舞剧院进行合作演出;与北京交响乐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吸收借鉴先进的艺术理念和创作经验激发更多创作灵感,推动剧院艺术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景演艺新场景,探索签约创作模式,以“文旅+”创演形式,跨地跨界开展攻关创作。

剧院推出交响音乐季、“交响也流行”音乐会、国乐音乐季、秦风魏韵古典音乐会等14项北疆文化系列音乐品牌,敕勒组合在大连、宁夏举办“黄河几字弯上的音符”演唱会,举办包头市第26届新年音乐会、“北疆之春”交响音乐会、悦动黄河音乐会、“乐动鹿城”系列——博物馆、图书馆、暑期儿童音乐会、“唱支山歌给党听”“最深沉的爱献给祖国”“交响也流行”交响音乐会等交响音乐会13场,举办名家专场音乐会、秦风魏韵组合民族音乐会、第三届“森林民族音乐会”、金庸影视金曲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等民族音乐会14场。围绕黄河风情园和固阳秦长城景区,重点打造《包头韵·黄河情》《包头韵·长城情》等沉浸互动式实景演出,在黄河观凌周活动、固阳秦长城文化公园开园期间演出68场,累计观看约50万人次,网络点击量超100万,有效拉动经济消费,得到百姓的高度认可。

创作繁花蓬勃绽放

歌剧《双翼神马》。

剧院的艺术家们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中,革命历史题材原创剧《蒙藏学校》创作排演仅用了10个月便立于舞台之上,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大主题文艺创作项目及2024年内蒙古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原创民族歌剧《双翼神马》作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自治区唯一入选剧目,荣获优秀剧目奖,成功巡演10余场。原创儿童音乐剧《魔幻那达慕》成为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自治区唯一入选剧目,并荣获参演剧目奖。原创民族音乐会《黄河从草原走过》赴上海、无锡、南京等长三角六城市巡演。原创漫瀚剧《都贵玛》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展演月中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音乐奖、优秀舞美奖、优秀组织奖,巡演完成演出20余场。

原创话剧《为正义辩护》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参加自治区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获得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巡演20余场。小剧场原创素描喜剧《杰出患者》在第六届南上海戏剧嘉年华上荣获优秀剧目奖。漫瀚剧《呼唤》获得内蒙古艺术萨日纳剧目奖。漫瀚剧折子戏《桃花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敕勒组合作品《小青马》“2023内蒙古民歌大会参赛节目选拔中”荣获一等奖;成功参加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代表自治区登上国家级舞台。

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参加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器乐比赛荣获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创作奖等8个奖项。原创儿童剧《小马奔奔历险记》、儿童剧《好朋友坏朋友》剧本入围2024年“金画眉”优秀原创儿童剧本奖。原创话剧《杰出患者》和原创沉浸式实景剧《昭君出塞》,入选2024年第比利斯舞美双年展——中国国家展,并在第比利斯现代美术馆展出。

文化惠民百姓受益

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剧院组建各类小而精“文艺特种兵”,开展点单式公益性惠民演出服务,在“百团千场下基层”“送欢乐·送文明”公益性惠民演出的基础上,创新打造“我请父母进剧场”“美育浸润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戏曲北疆行”等公共文化惠民演出品牌。一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300余场,覆盖面广、场次高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演出精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口碑,提升了包头市艺术剧院影响力。创新开通“云尚剧场”,积极与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新闻媒体以及自媒体合作,开展各类演出直播、剧目展播50余场,线上艺术教学21场,推进网络公益性惠民演出和社会艺术普及。在固阳县举办“包头艺术剧院文化人才服务支援艰苦边远地区培训班”,完成培训976学时。

“改革之路任重道远,踏实创新的每一步才能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的艺术精品和更丰富多彩的文艺惠民演出,为包头这座工业城市增添更多的‘文艺范’,让更多老百姓在文化高地建设中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李静说。

图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永峰;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