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等公告:9月1日起,实施!
2025-08-14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日前公布,明确了2025年个人及服务业经营主体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的具体要求。


6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进入个人消费贷款经办机构名单;21家全国性银行入选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大部分银行已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公告,明确将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财政贴息工作,并于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向客户积极传达实施方案要求



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作出要求。


在公告中,各家银行也详细提示了上述细节。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就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分别发布公告,前者指出“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后者指出“我行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与我行签订贷款合同,并获取的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贷款,进行贴息支持”。


关于具体实施细则,各家银行均提示消费者密切关注线下线上官方渠道。比如,中国银行介绍,后续将通过中国银行官微、官网、营业网点等渠道公布办理流程等实施细则;浙商银行介绍,具体办理渠道、操作指引等实施细则,后续将通过浙商银行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点等渠道进行发布。中国工商银行表示,具体办理渠道、操作指引等实施细则后续将通过官网、营业网点、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


实际上,《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也专门提到经办机构应履行告知义务,要求“对相关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结息时,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向借款人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应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并结合各自情况通过手机短信、APP通知等方式向借款人告知财政贴息具体情况”。



提示消费者谨防诈骗



为确保贴息政策快速传导落地,各家银行也重视流程优化,力保政策红利能直达消费者。交通银行指出,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中国农业银行也表示,将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匹配优惠信贷额度,推动政策尽快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银行还特别提示消费者甄别假借贴息政策名义开展的诈骗。中国建设银行强调,该行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没有委托官方渠道以外的任何机构、人员代为办理,请广大客户谨防各种形式的诈骗,保障财产和信息安全。具体事宜将及时在该行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点等渠道发布,敬请留意。


广发银行提示:“请务必通过我行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谨防不法分子借此名义实施诈骗,切实保障您的财产与信息安全。如需帮助,可咨询广发银行客服热线。”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8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当前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来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现在正值暑期,旅游度假、休闲消暑、影视打卡、学习充电等消费需求旺盛。接下来的中秋佳节、“十一”黄金周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希望政策能够对人民群众有所帮助。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将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流程,也期待这些政策能够精准、高效地支持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邮储银行表示,全力确保国家政策红利及时、便捷、高效地惠及广大消费者,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内需潜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编辑:李麒;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