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年冬天是“超级冷冬”?!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2025-10-23

近日,关于“今年冬天气温很低,是个超级冷冬”的说法引起关注。

图片

10月17日至21日全国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表示,国家标准《冷冬等级》(GB/T33675-2017)和《暖冬等级》(GB/T21983-2020),对冷冬和暖冬给出了明确定义。根据定义,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简单来说,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一个事后“认定概念”。

图片
根据现阶段国内外数值模式结果来判断,今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为主,但是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表示,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处于中性偏冷状态。经综合研判,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水将持续发展,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受其影响,今冬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华中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华东、华南等地易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


图片


统计显示,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气温偏低的概率相对更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特征体现为: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


冬季北方雪灾和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但是,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本世纪以来,拉尼娜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偏暖的情况也频繁发生,如2020年、2022年和2023年,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


章大全说,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降水总体偏少,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地区。这是由于拉尼娜会通过热动力过程,改变环流形势,使得由西北太平洋向我国南方地区的暖湿气流大大减少,造成降水持续偏少的现象。


更具体的情况,国家气候中心将于10月底组织会商研判,形成2025/2026年冬季气候预测意见。



(来源:北京日报、人民日报)

(编辑:秦新宇;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