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快速抗抑郁疗法,我国科学家有新突破!
2025-11-07

北京时间11月6日零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抑郁症治疗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首次揭示氯胺酮和电休克疗法这两种快速强效抗抑郁疗法背后的共同作用机制——腺苷信号通路。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了快速抗抑郁治疗机制长期不明的“黑箱”,更为开发更安全、高效的新型治疗方案提供了明确路径。
图片
论文刊发截图。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供图
该研究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晓辉团队(负责新药合成)、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提供探针工具)等合作完成。
据悉,该研究为非药物治疗带来了新思路。团队通过一种急性、间歇性低氧(aIH)的范式,让实验对象短暂、可控地呼吸低氧空气,同样有效激活腺苷信号通路,产生抗抑郁效果,为开发无创、无药物依赖的生理疗法开辟了新途径。
该研究将快速抗抑郁疗法从“经验性使用”推向了机制明确的精准医学时代,统一了药理、电击和生理干预手段背后的核心生物学原理。这不仅解决了困扰该领域数十年的科学谜题,更为开发下一代安全、高效的抗抑郁疗法提供了清晰靶点和可行的技术路径,为全球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曙光。

该项目负责人罗敏敏透露,目前相关小分子药物及低氧治疗设备均已进行专利申请。团队已完成治疗设备样机研制,并已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合作启动疗效验证工作。下一步团队将全力推进新药物与该治疗设备的成果转化,及早为抑郁症治疗提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解决方案。


(来源:人民日报经济社会(摘编))

(编辑:李麒;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