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新玩法 樱桃遇上柴火鸡
来源:包融媒   2025-05-07


0620250507C01



深读 | 休闲农业新玩法 樱桃遇上柴火鸡



风景如画的五月,暮春的黄河畔,旷野间升腾起斑斓的人间烟火;九原区萨如拉的星空下,炭火炙烤的香气与烟花碎金共同勾勒出北方旷野的浪漫轮廓;达茂旗套马沟草原马蹄声脆,呼麦与彩绸翻飞的顶碗舞撞响草原心跳;青山区羊山窑子村的大棚里,游客指尖浸透莓果鲜甜,怀中的花束拼成流动的花艺展……

3(4480723)-20250507104711

目前我市已有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共300余家,拥有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内蒙古美丽休闲乡村、6个内蒙古自治区“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从业人员9000余人,2024年接待游客33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3.03亿元。

当樱桃遇上柴火鸡,农文旅融合描绘出了乡村新图景。当生态牧场变身自然课堂,枝头鲜果焕新为体验经济,黄土地在农文旅融合中生长出崭新的价值维度,正在人与自然的和弦中谱写出生态、文化与产业的三重奏鸣。

是时候,到包头!

生态为基——绿水青山激活美丽经济



1(4480722)-20250507104728

众多市民走进万兴鸿泽生态庄园烤制美食

“环境特别好,在这里感觉特别轻松惬意。”假期和朋友来到九原区万兴鸿泽生态庄园游玩的市民云女士发出由衷赞叹。走进万兴鸿泽生态庄园,荒野食堂区小朋友亲手烹制爆米花和烤棉花糖,萌宠乐园与卡丁车赛道传来阵阵欢笑,暮色中错落的露营帐篷与黄河景观相映成趣,大家一边烧烤一边期待着当晚的烟花秀。“我们打造的这个空间占地260亩,集黄河鲤鱼美食、特色住宿、农耕研学、现代娱乐于一体,形成了极具沿黄特色的文旅体验综合体。”万兴鸿泽生态庄园负责人王凯伦介绍道,这里将生态保护与休闲娱乐深度融合,成为市民“微度假”的热门选择,其中庄园内的室内露营烧烤因不受天气限制且装修美观,更是吸引不少年轻市民游玩,“五一”假期的露营位置早早预订一空。

3a3ba646fb9194f54ba8(4480724)-20250507104644

万兴鸿泽生态庄园位于九原区萨如拉,除了生态庄园,这里还建设了爱马小镇、九里温泉度假区等文旅业态,让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沿黄河而行、移步易景的同时又能体验无穷乐趣。九原区萨如拉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张强表示,“五一”假期期间,萨如拉设置“1+5+N”活动矩阵,以主会场联动五个分会场,推出马术巡游、温泉康养、亲子研学等特色体验,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盛景。

这样的生态红利释放并非个例,土右旗大雁滩景区的杏花浪漫、石拐区青山村的矿山蝶变、青山区东达山的艺术氛围……依托大青山绿化带、环城设施农业、沿黄湿地水产、城中草原度假等差异化资源优势,我市正多方面推进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使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迸发全新活力。

文化深耕——草原与黄河的本地叙事



4(4480712)-20250507104956

市民的万兴鸿泽生态庄园内体验骑马乐趣

“五一”假期的天下黄河第一村,成了文化与烟火交织的磁场。文创馆内,孩子们捏着陶土,指尖沾满彩釉。古街上,实景剧《西口情》正在上演,山西商帮的吆喝声与黄河涛声共鸣,历史在脚步中鲜活起来。转角处,马头琴声从《万马奔腾》激荡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琴弓一拉一推间,草原的辽阔与黄河的深沉尽数流淌。街边店铺里,黄河鲤鱼裹着酱香出锅,山西糕圈圈在油锅中翻腾。“在这里,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既有趣又有意义,很惊喜!”市民张女士带着8岁的女儿体验后赞不绝口。

黄河的基因,在土地的褶皱中生根。2023年,包头深挖黄河文化IP,在稀土高新区画匠营子村打造“天下黄河第一村”及黄河大集,串联黄河景观创新推出“观凌+”系列活动。联合陕西袁家村文旅集团启动运营,引入沿黄小院、非遗市集、特色美食等业态,让古村蜕变为文艺与烟火交织的文旅新地标,形成多产业融合、新业态涌现的发展格局。

当黄河的传说仍在风中流淌,草原的蹄声已踏响新的韵律。一路向北,达茂旗套马沟的赛马场上,马蹄扬起草屑,骑手与游客的身影在日光下交错。达茂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杨表示:“今年,我们立足草原文化底蕴,以马为媒,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将专业赛事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精心打造集竞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将农牧产业生态链嵌入文旅场景,让达茂草原羊等名特优产品成为‘可品尝的地域名片’”。

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引领下,从奔涌的黄河水岸到辽阔的敕勒川草原,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旅创意碰撞激荡,如同黄河冲积平原般,在时光沉淀中孕育出文旅融合的崭新生态。

产业聚人——多元业态拓宽致富路径



3fc7547bc5975f6971cc(4480720)-20250507104909

游客在九原区田禾农业观光采摘园内体验捞小鱼项目

在禧年农场的耕地里,孩子们握着木铲将麦种埋入温热的泥土,老农匠举着二十四节气图谱讲解农耕智慧,城市游客弯腰体验春耕播种后,还能在农家土灶台上翻炒现抓的黄河鱼。今年五一期间,从春耕播种到星空篝火,从萌宠互动到土灶野炊,禧年农场提供了20余种创意玩法,让大人小孩都能找到专属快乐。

禧年农场的实践展现着我市休闲农业升级的又一新路径。“真实的农村生活就是最好的资源。”禧年农场总经理刘舂玲表示,农场以原有的农耕、农机、农畜资源为本,提炼出可体验的农耕文化,将春种秋收的自然节律转化为各种体验项目。这里的小麦、小鸡不只是单纯的粮食和动物,而是市民游客可体验的项目。依托丰富的农牧资源,禧年农场不断拓展与土地有关的产业链,增加土地的附加值,形成了观星台、露营基地、农产品展示中心、农家餐饮、民宿、培训室、鲜果采摘、农家乐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禧年农场还借助地方习俗,深入发掘地方文化,先后举办了乡村杀猪节、开河鱼农家宴、消夏节、丰收节等活动,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带动了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产品销售。2024年的消夏节就接待游客3万人次,销售额达10万元左右,冬季杀猪节接待游客4万人次,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

从单点到集群的产业裂变,在青山区羊山窑子村同样生动上演。羊山窑子村通过党支部领办的内蒙古蒙鲜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让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成长为多元发展的草莓鲜花小镇,实现产业升级。羊山窑子村依托绿色种植技术和独特土质,培育出隋珠、宝珠等十余种优质草莓品种,同步发展玫瑰、百合等鲜切花产业,游客不仅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草莓,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鲜花景观,享受一次难忘的乡村之旅。

接下来,该村规划沿主干道建设集鲜花观赏、草莓采摘、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带,推动农旅文商深度融合。羊山窑子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权亮表示,将通过强化草莓樱桃采摘、鲜花种植两大核心产业,构建全域特色发展格局,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与村民共同富裕目标。

黄河水依旧奔涌,但岸边的乡村早已翻开全新剧本,裂变出生态观光、田野研学、休闲采摘等多元矩阵,为传统生产注入文旅基因,我市蓬勃生长的农文旅产业也正持续前行,让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更多人描绘田野诗篇。



锐评

农文旅三重奏 谱写乡村新乐章


邓雅鑫

在黄河奔涌的北疆,包头农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生态牧场变身自然课堂,枝头鲜果衍生体验经济,传统村落重构文旅地标,这场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脉的变革,让黄土地重构多维价值。

从九原区黄河畔的露营烟花到套马沟的草原骑射,从非遗市集的烟火气到实景剧场的文化磁场,还有禧年农场的节气农耕、羊山窑子的草莓鲜花小镇,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形成良性循环,传统文化通过创意转化重获新生。数据印证着变革力量:330万游客流量、3.03亿元营收背后,是9000余农牧民在家门口捧起的生态饭碗。这场融合发展的深层价值,在于重构了城乡互动范式——城市消费力反哺乡村,农耕文明滋养现代心灵。期待这般“诗与远方”的融合叙事,能在更多土地上续写产兴民富的新篇章。

图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图/记者:常静)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图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