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包头经济“开门红”之三丨“三在两找”解发展后顾之忧
来源:包融媒   2025-05-12

图片

日前召开的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观摩总结会暨经济运行分析会在分析2025年一季度包头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原因时提出,“三在两找”机制作用明显。

“三在”指在建、在产、在谈项目;“两找”指帮助企业找订单、找资金。作为包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优势,“三在两找”机制是一种服务机制,服务对象是企业,服务方式是解决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把需要解决问题的人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阻碍企业发展的症结和打通堵点的办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2022年至今的每个月,包头市政商恳谈早餐会都会雷打不动地“开席”,市委书记、市长“做东”,把企业家当作“家人”,将企业事当成“家事”,以“店小二”“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用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烹制”出了一流营商环境。

在政商恳谈早餐会的示范带动下,包头针对企业反映最普遍、最头疼的资金和市场问题,不断健全“三在两找”机制,形成了“主动发现、高效交办、处置解决、成效评估”的工作闭环,以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与精准施策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内蒙古金岱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再生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

包头金山经济开发区针对38家在产企业,建立了“一对一”包联制度,配备专属服务团队,2024年累计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百余件。全力保障在建项目,积极践行手续“帮跑代办”服务,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审批时限压缩50%。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对接在谈项目,2024年累计开展招商活动150余次,对接企业40家,达成意向合作项目17个。面对企业核心诉求,创新实施“订单+资金”双攻坚,企业订单和资金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显著优化,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图片

内蒙古中航融和电池工业有限公司包头市固阳中航10吉瓦时锂电池生产项目

石拐区通过建立“项目储备—申报辅导—跟踪服务”全链条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项目摸排建档,动态更新企业项目库。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前介入,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申报材料、完善佐证资料。建立“双向上行”沟通机制,一方面定期赴市工信局开展政策对接,掌握最新申报动态;另一方面通过政企恳谈会、重点企业服务专员等渠道收集企业诉求。通过系列创新举措,石拐区已形成“政策找企、服务上门”的新型政企互动模式,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潜能,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2025年一季度,全市累计为企业办理急难事项438个、争取订单171.9亿元、融资金额242.8亿元,特别是一季度同比多增贷款22亿元,居全区首位。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说明,近年来,包头着力打造“包你满意”“包你放心”营商环境品牌,务实高效回应企业所求、满足企业所需,逐步形成了政企双向奔赴、合力发展的良好氛围。

内蒙古永益众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及新能源配套项目

“三在两找”机制运行得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3月28日,内蒙古永益众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及新能源配套项目开工,该项目从签约到破土动工仅用了3个多月。公司董事长孙重堂站在正在场平的施工现场感慨道:“‘拿地即开工’在包头是实实在在的承诺。”在金融助力“三在”企业行动中,农行包头分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仅用5天时间,就为内蒙古运正升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了贷款95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公司办公室主任祁栋表示,企业2025年能够顺利开局,离不开包头的大力支持。

“三在两找”机制是问题导向的具体化。按照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观摩总结会暨经济运行分析会的安排部署,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发现问题和并类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中攻坚难点问题,通过系统性思维,打通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优化服务链效能,让企业家对“两包”营商环境品牌更加有形有感,形成多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婧美)

(图片:包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