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包头如何硬核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包融媒   2025-07-07

向毁林毁草“亮剑”

我市组合拳守护绿水青山



今年以来,包头市打出“高位推动、科技赋能、协同联动、全民共治、主动预防”组合拳,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响了一场力度空前的毁林毁草问题整改整治攻坚战。


面对毁林毁草顽疾,包头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通过发布打击通告、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设立线上举报平台,广泛收集线索,定期召开协调调度会,形成“发现-整改-反馈”闭环管理体系,确保责任压实、任务落实。

技术手段的运用为生态保护装上了“千里眼”。包头市为生态监管装上了“智慧大脑”,搭建“空天地”监测网,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实现对林草资源的全方位、无死角监管。构建“前置服务-事中监管-事后跟踪”全链条管理体系。

面对基层技术短板,市林草局吹响“集结号”,副高以上技术精英组成“流动智囊团”直插一线。“驻点指导+远程会诊”模式架起“空中桥梁”,专家“一对一”开出精准药方。技术组精心绘制“作战手册”,从现场勘查到司法鉴定全流程规范导航。技术尖兵手把手指导基层完善350余份问题图斑的“证据链”,联合公安、司法部门“把脉会诊”,让案件定性稳准狠,退查率应声而降。专项督导组化身“质检员”展开拉网式排查,37处“病灶”被精准清除,323个自治区下发图斑全部按时“清零”。

破除部门壁垒成为制胜关键。制定的《全市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合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围墙”,联合执法、案件会商成为常态。当卫星“天眼”与无人机扫描锁定生态“伤疤”,涵盖问题线索的动态台账迅速建立,开辟证据移送“绿色通道”,让案件移送周期从40-60天锐减至12-15天。成立案件攻坚专班,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跨区域协查等手段,实现积案破案率100%、现案破案率96%、总体起诉率92%的突破性进展。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三位一体”凝聚起雷霆之力。

全民共治,守护绿水青山。在包头,生态保护宣传车经常穿梭于各乡镇街道、村组之间和田间地头。“行风热线”变身政策宣讲台,新媒体让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累计发放“明白卡”5000余份、宣传单1万余份、告知书2000余份,“保护绿水青山,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共识已蔚然成风。

从被动迎战的“灭火队”到主动防御的“先锋营”,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包头以制度为基、科技为翼、法治为剑,在绵延的阴山脚下打响这场绿色保卫战。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晓婷)

(编辑: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