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这道“红色堤坝”如此硬核!
来源:包融媒   2025-08-03

微信截图_20250803074935

连日来,包头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土右旗、九原区、石拐区等多地汛情告急。山沟洪水奔涌,农田被淹,土右旗哈素海退水渠水位持续超警戒,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危急时刻,全市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道守护家园的“红色堤坝”,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土右旗党员干部及民兵在防汛抗洪一线

在土右旗,主要领导直抵哈素海退水渠险段,现场成立防汛指挥部。面对6处高危堤段,火线组建6个临时党支部,486名机关党员干部与乡村骨干24小时分段驻守巡堤。全旗221支党员突击队星夜集结,1215名党员在洪峰前筑起“人墙”,扛沙袋、堵管涌、固裂缝,用血肉之躯守护家园。旗委组织部从党费中划拨专项党费325万元用于支持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我是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62岁的土右旗苏波盖乡新村老党员张兰狮自从进入汛期后,每天都要到坝巡查。7月27日,当发现新村堤坝出现缺口,他当即联系乡里请求支援,脱下雨衣垫在缺口处挡水,指挥村民装沙袋、调挖机,在齐膝泥水中同大家奋战3小时紧急抢险稳固堤坝,守护了122户村民和百亩农田的安全。

土右旗卫健委在双龙镇路三圪堆加固防洪坝

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应急管理科科长、双龙镇挂职副镇长董福牛凭借专业素养精准研判,组建三支党员抗洪先锋队,带队加固堤防。多方奔走协调来泵车、排涝泵、水泵、发电机等多台“硬核”装备,为排涝赢得时间。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全程盯守3924名村民撤离安置,在安置点倾听诉求、化解矛盾。“看到他在,我们就踏实了。”群众说。

为保障受灾群众生活,在土右旗双龙中心校等安置点,党员干部、公安等部门24小时值守,市场监管部门巡查安置点饮食用药;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文艺志愿者送来演出。“既能看病拿药,又能看演出、电影,安置点日子挺充实。”在土右旗双龙中心校安置点,村民的话道出安心。

在石拐区吉忽伦图苏木,暴雨后,党员干部两天一夜不眠不休,装填搬运沙袋,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累计调动装载机5台、翻斗车20台,组织救援人员、民兵70人,保障了周边120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石拐区吉忽伦图苏木化工厂幸福大院围墙坍塌的危急时刻,100余名干部职工连续奋战5个小时,用500余袋沙袋成功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在九原区出现路面坑洼、路基垮塌等险情后,阿嘎如泰苏木党委与鑫达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启动地企联合应急抢险机制,成立联合抢修小组,党员干部带头清理路面杂物、搬运建筑材料,企业调配大型设备驰援,5天抢通受损道路主体。


在这场防汛攻坚战中

包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

用科学调度、冲锋在前、贴心服务

让党旗在洪峰浪尖熠熠生辉

交出了一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答卷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岳宇乐)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