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阅读空间 你最爱哪一处?
来源:包融媒   2025-05-05

2(4470216)-20250505181812

读者在图书馆挑选图书


在城市的喧嚣中,有这样一些地方,安静温暖,书香弥漫,它们就是坐落于我市的公共阅读空间。从智趣交融的包头市图书馆,到充满学术氛围的大学图书馆,再到扎根社区的阅览室,这些阅读空间构建起了包头市民的精神家园,让诗与远方不再遥远。


走进广阔的世界

包头市图书馆以科技与人文交织的阅读空间、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成为市民精神休憩与知识汲取的核心场所,从自助借阅到公益讲座,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走进包头市图书馆,宽敞明亮的空间,舒适的座椅,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在这里,人们可以在“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自由借阅环境里,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或是参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文化讲座,感受知识的熏陶。

此外,馆内处处彰显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通过“一卡通”管理服务设备,读者可自助完成文献借还、清点和查询;24小时自助还书机的设立,让图书归还不再受时间限制。馆内还贴心设置了休闲区、自助饮水区等,让读者在阅读之余也能放松身心。

无论是莘莘学子查阅资料,还是上班族利用闲暇时光充电,抑或退休老人享受宁静的阅读时光,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这里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市民享受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市民安女士带着孩子来图书馆借阅绘本,她感慨道:“这里的儿童阅读区布置得特别温馨,孩子每次来都舍不得走。图书种类很丰富,还能参加亲子阅读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增进了亲子关系,真是一举两得。”经常利用午休时间来此学习的上班族王先生也表示:“图书馆的环境安静又舒适,还有免费的网络和充电设施,非常适合学习。在这里看一会儿书,下午工作都更有劲头了。”

包头市图书馆不仅提供丰富的藏书借阅服务,还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觉得文化讲座离生活很远,现在在家门口的图书馆就能听到各种精彩分享。‘名医讲堂’定期邀请三甲医院专家讲课,还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特别方便。”退休教师王阿姨说,“上次带孙子参加剪纸活动,现在他都成了班里的‘小老师’,常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从清晨到日暮,包头市图书馆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求知者,满足多元阅读需求,稳稳扎根于市民心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坐标。


奔赴知识的灯塔

在学术的天地里,大学图书馆同样熠熠生辉。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以教育类文献为特色,兼收文学、历史、艺术、理学等多元典籍,构建起庞大而专业的知识体系。

图书馆不仅是书籍的汇聚地,更是学术交流与知识培育的沃土。它为师生提供坚实的学习研究资源支撑,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与信息素质教育。不定期邀请学界专家讲学,碰撞思想火花。在这里,学生得以探索学术秘境,教师能够深耕科研创作,为校园学术氛围营造与人才培育注入强劲动力。

踏入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浓厚的学术气息便扑面而来。它以丰富馆藏为根基,以人性化服务为羽翼,赢得师生一致赞誉。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陈小龙深有体会:“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十分贴心,尤其是针对教师科研需求的定题服务和文献传递服务,极大提升了科研效率。”

每至考试季,自习区座无虚席;平日里,也有不少学生在此阅读。美术学院大四学生王同学说:“这里学习氛围浓厚,书籍齐全,不仅能找到目标读物,还常有意外收获,省下买书开销。艺术类图书区的珍贵画册和设计资料,对我的毕业创作帮助巨大。”


3(4470221)-20250505181819

社区里的“读书课”


遇到书香的港湾

从城市的文化地标、校园的学术殿堂,将视角转向社区的方寸天地,同样藏着温暖的阅读之光。青山区乌素图街道建华社区阅览室扎根基层,以“小而精”的书籍分类与多样化阅读活动,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化驿站,让阅读成为连接邻里情感的温暖纽带。

记者看到,阅览室的书架上,经典诗词、红色故事、国学经典等多元书籍有序陈列,满足不同年龄、兴趣居民的阅读需求,让阅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打通了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华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这片阅读天地注入活力。定期开展的主题读书活动精彩纷呈,退休职工、学生志愿者、儿童齐聚一堂,共读《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经典作品,点燃文化热情;阅读分享会、心得交流会等活动,更是让书香在社区流转,将阅览室打造成居民的精神港湾。

退休老人葛大爷告诉记者:“退休后常来这儿看书,环境安静,书籍丰富,工作人员还会按我们的需求补充新书。在家门口就能畅享阅读,生活在这儿太幸福了。”五年级学生王小明兴奋地告诉记者:“放学后我喜欢来这儿写作业,写完还能看《中华成语故事》,周末读书会更是我的最爱。上周我分享《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还得到老师表扬呢!”

社区阅览室丰富的活动,让阅读不仅是个人习惯,更成为凝聚社区情感的纽带,让小小阅览室绽放出巨大的文化力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编辑:李宁宁;校对∶黄蕾;一审:尤允庆;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webwxgetmsgimg


责任编辑: 李宁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