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亭变身社区就业服务站
来源:包融媒   2025-07-21

清晨的固阳县支农社区,烟火气渐浓。送完孩子的张阿姨没有回家,而是走进了天和广场旁那抹醒目的“就业蓝”——由公安岗亭改造而成的就业服务站。这里没有烦琐的流程,没有遥远的奔波,有的只是热腾腾的茶水、滚动着岗位信息的电子屏和随时迎上来的笑脸。

路过的居民了解就业信息。

这方嵌在生活动线里的小站,由公安岗亭改造而成,自今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正悄然重塑着社区居民的就业地图,承载起1.6万居民的就业梦想,将“15分钟就业服务圈”从愿景锻造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作为社区就业服务的核心枢纽,这个服务站自诞生之初就刻着鲜明的“红色基因”。社区党组织化身“就业经纪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精准串联起人社部门的政策资源、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居民的求职期待。在这里,“网格”不仅是管理单元,更是信息传递的神经末梢——网格微信群秒变“招聘直播间”,党员志愿者化身“岗位速递员”,政策解读、技能培训报名、岗位推送等服务通过指尖直达居民。警民共建的底色,更让安全感与获得感交融,为就业服务注入了特有的信任温度。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陪读家长、灵活就业者的多元化需求,服务站将“授人以渔”的理念落到实处,联合优质职业培训学校把课堂搬到“家门口”,在居民与未来职业之间架起一座“技能立交桥”。从指尖翻飞的手工编织到助力乡村振兴的直播带货,从贴心的家政服务到紧跟潮流的化妆技艺,从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到新业态的运营思维……一系列“零门槛、接地气”的免费课程,正悄然激活社区的“隐形人才库”,让“一技之长”成为居民叩开机遇之门的金钥匙。

这个延伸面积达100平方米的服务站,不仅是求职驿站,更是社区活力的“催化器”。它创新构建起“1+3+X”就业生态:以党组织为核心引擎,通过资源整合、信息速递、志愿帮扶三大支柱,无限延展社区能量,挖掘社区能人担任“创业导师”,动员热心党员化身“就业顾问”,吸引周边商户释放“家门口岗位”。在这里,居民的求职信息可能被邻居转发,小店的用工需求即刻获得响应。服务站如同一块磁石,吸附资源、激发互助,让就业服务从“单向输送”升华为社区共治共享的“温暖循环”。

如今,这个小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关于“希望”的故事:有人在这里找到第一份工作,有人靠着学到的技能改善了生活,有人在邻里互助中感受到了社区的温度。它不追求华丽的数据,却用“绣花功夫”接住了每一份朴素的求职渴望;它没有宏大的口号,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政策咨询有了便捷入口,岗位信息触手可及,技能提升近在咫尺,希望的种子便在家门口悄然播撒,让“家门口的幸福就业”成为支农社区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图/通讯员:高晓雪)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