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还是你认识的包头吗?
2025-07-24

“你真应该去看看,太绿了,跟呼伦贝尔一样!”这几天,不少去过春坤山、达茂草原的朋友向双翼侠种草。

春坤山

由于降雨多,山北风光一碧千里,艾不盖河河畔水草丰美,山花烂漫,牛羊成群。固阳五金河更是有了瀑布,虽然“飞流直下三十尺”,但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是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

其实,何止山北。

不久前,包融媒视频号发布的赛汗塔拉航拍视频中,清晨的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水汽弥漫、云雾缭绕,如海市蜃楼一般梦幻。在草原东南角的湿地上,野鸭徜徉、水鸟翩飞,旁边几百米就是林立高楼,这样的错落与对比,让很多人能在几分钟之内从喧嚣走进自然。

这便是当下的包头。以前不少人感叹,包头哪哪都好,就是太干燥了,如今这块似乎是天注定的短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去年,双翼侠写过一篇推文——《你是否也感觉到 包头的降水变多了》,初步探讨了包头的气候变化和降水带北移对包头的影响。

当时的口吻还是“感觉”,但真切的数字证明了这样的感觉:包头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包头市的年降水总量为512.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1.0%。而以往的包头,都在300毫米左右的年降水量上挣扎。

512.9毫米是什么水平?学过地理的同学都知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超过这条线就是半湿润地区,超过800毫米的为湿润地区。

按照这个标准,包头踏入了半湿润地区。于是很多人感叹:“这还是我认识的包头吗?”而今年一场接着一场的大雨,让人们在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也发生了变化: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不敢头天晚上洗了;干货店里的馓子、麻花不脆了;就连天气预报的语言也在发生变化——“包头又要下雨了!”

降水使得包头更加湿润,环境更美,更加宜居,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对于一座缺水城市来说,带来的改变巨大而深远。

夕阳下的草原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降雨的增加也会带来风险。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作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要求要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

对于习惯缺水的包头而言,必须提高防洪意识,增强防洪能力,尤其是对于突如其来的短时强降雨,更要做好山洪、城市内涝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实现趋利避害。

当然,考量一个地方是湿润还是干旱,不能只看一两年的数据,这需要一个长期观察记录的过程。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正处在这个过程的开头?

“中国气象”一篇文章说:自21世纪以来,我国夏季多雨带的时空分布正在发生变化,北方地区降水呈现出增多趋势。与本世纪初相比,近十年的增加趋势最为明显,这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大气含水量增加有关。

这说明随着气候变暖,包头降雨量增加的概率将会进一步提高。当降雨甚至暴雨增多成为新常态,这座城市需要做的不仅是拥抱这份“天赐”的绿意,更需以智慧绸缪,化解随之而来的风险与隐忧。

试想,若能在这“半湿润”的转身中,既留住“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意,又筑牢“未雨绸缪”的堤坝,那么,一个因水而兴、因绿而美、韧性十足的新包头,其魅力必将超越想象,吸引更多目光。

(来源:双翼侠)

(编辑:李麒;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