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县的高海拔、大温差与富硒土壤,是藜麦生长的“天然温床”。今年,兴顺西镇这片土地上的藜麦种植版图扩至1.5万亩,较上年激增4倍多,218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捧起“金饭碗”。一想到秋天2250吨沉甸甸的藜麦颗粒归仓时,有望带来约700万元的纯利润,户均增收预计可达7000元,田埂间,村民们的笑容格外灿烂,他们不仅能从土地流转中拿到稳稳的“租金”,还能在藜麦田里务工赚“薪金”,双份收入让腰包鼓起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蓝天白云下的藜麦田。
从田间到舌尖,从观赏到增收,固阳县的藜麦玩出了新花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让农民种得放心、卖得省心——企业送来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的承诺更是给庄稼人吃了“定心丸”。种植大户连片打造的万亩藜麦田里,藏着一个“植物调色盘”:这里专门开辟了试验观赏田,试种的127个品种藜麦绽放出粉、紫、黄等斑斓花色,既为筛选最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品种提供了样本,又成了盛夏时节乡村旅游独特的农业景观,实现了“种植+观光”的双重效益。
“引进来只是起点,强产业才是目标。”兴顺西镇党委书记李海林表示,2026年全镇藜麦种植面积将扩展至2万亩,下一步将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藜麦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今后,兴顺西镇将继续依托北纬41°的独特优势,推动藜麦产业与乡村旅游、精深加工等业态深度融合,让“旱作冷粮”真正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楷谨;通讯员:马慧敏、秦丹;图/通讯员:赵旭东)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