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诊时李医师告诉我,今天拿着化验结果直接来诊室找她,不用再次挂号。”市医疗保障局于1月18日印发《关于规范门诊诊察费有关事宜的通知》,在自治区范围内首家实施全市医疗机构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就诊措施。在包医一附院就诊的张先生,作为享受包头打造“医疗高地”政策福利的新市民,开心地将这次就医体验分享给甘肃老家的亲朋好友。
“一次挂号管三天”落地后的“疗效”究竟如何?是否精准提升市民就医体验,减轻患者看病负担?记者实地探访我市多家医院后发现,便捷省时的复诊不仅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多家三甲医院更是“定制”妙招,优化细化就诊流程,让初诊、复诊患者井然有序,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
复诊流程更便利
35岁的白女士从起初腰部出现莫名其妙疼痛,到昨天开始牵连到两侧胯部酸胀、疼痛,走路变得一瘸一拐,并且疼痛开始影响睡眠。5月13日下午,她来到市第四医院骨科就诊。“当时骨科的李主任给我开了核磁共振检查,但由于就诊时间有点晚,检查结果只能第二天拿到手。以为又要重复挂号,没想到今天来,导医护士直接提示我可以不用重复挂号,直接报到复诊。”在诊室门口,白女士告诉记者,本来自己腰腿疼痛就行动不便,不用来回挂号,让她省时省力。
5月13日,在包医二附院心内科候诊区,刚拿到老父亲血栓弹力图报告的赵凯旋同样向记者点赞了“一次挂号管三天”,他说:“过去挂号仅限当次当日有效,如果没出检查报告要复诊,还得重新再挂一次号,看起来事小,费用也不高,但需要我们家属和患者付出额外的时间成本,现在‘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实施后,我体验到了便捷的复诊。”
“一次挂号管三天”新政出台以来,我市很多患者享受到了便捷的复诊服务。很多患者因检查、检验项目当天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首诊当日无法完成诊疗闭环,需要隔天再来同一科室接着问诊。“政策出台后,仅4月份一个月就有700余名患者享受了‘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福利,这些复诊患者多集中在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心内科、骨科、消化科等医院的重点科室。”内蒙古包钢医院医保科负责人纪群介绍说。
“定制”妙招提升患者获得感
市医疗保障局在自治区首次将“一次挂号管三天”新政纳入到门诊统筹医保定点机构协议管理,全市各家医疗机构积极贯彻落实。曾有市民担心,复诊不和初诊患者一起叫号,而是由导医护士安排进入诊室,是否会导致就诊秩序混乱等问题。记者实地跟随复诊患者体验就诊流程后发现,“公平”“无感”的复诊衔接,是患者最大的感受。
陪老公来透析的家属杜女士来到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复诊,在候诊区的护士台前,导诊护士会根据初诊挂号数和现场复诊患者进行合理调配,没等多久她和老公就直接被叫号就诊。杜女士坦言:“我们被安排在2位首诊的患者后面进行复诊,整个就诊环节秩序井然,无感衔接。”
“为了让患者的复诊衔接更为流畅,复诊患者会得到导诊工作人员的主动帮助。”市中心医院医保科主任王月焕告诉记者,医院已经通过现场视频滚动播放、指导手册以及导诊志愿者讲解等方式引导患者有序复诊。同时为让患者的复诊衔接更为流畅,医院“定制”升级改造了挂号设备,让挂号系统可自动识别出患者3天内在同一科室普通门诊做的检验检查项目,进一步提升患者复诊就医体验。
一项“小”举措,折射“大”格局。考虑得越细,服务则会越到位。市医疗保障局还通过全国领先的微信小程序“包头医疗保障”门诊直报挂号模块,明确告知就诊市民全市医疗机构可以享受“一次挂号管三天”,进一步把“一次挂号管三天”这件为民实事“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记者:梁彦强;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