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棉1958”的多彩时光
来源:包融媒   2025-07-01

2(4990168)-20250701172844

人们在“包棉1958”追忆时光


“七一”建党纪念日来临之际,我市多个单位、社区走进“包棉1958”开展党建活动。从老厂房到城市新地标,“包棉1958”的华丽转身惊艳了众人。

始建于1958年的包头棉纺厂,在1960年成为亚洲最大的棉纺织厂,是包头当之无愧的城市名片。随着时代的变迁,2011年,包头棉纺厂原厂址陆续被拆除,只留下这座包豪斯风格的印染车间,成为那段辉煌岁月的唯一见证。2024年,包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包棉1958”文旅项目作为打造文化高地的重要载体进行改造建设,这段属于包头火红年代的“创业”记忆,重新被唤醒。


1(4990159)-20250701172855

人们在“包棉1958”共度休闲时光


社交场合

传递城市温暖的角落

如今的“包棉1958”,已成为包头市民的社交新宠。走进“包棉1958”的大茶馆,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世界。不管男女老少,都点上一壶5元的茶水,围桌坐下,慢慢品味时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与惬意,或分享着生活趣事,或交流着工作心得。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这里社交的市民,年轻情侣小李和小张笑着说:“这里氛围特别好,既有怀旧的感觉,又很有文艺气息,特别适合约会聊天,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退休老人王大爷则感慨地说:“我经常和老伙计们来这儿,一边喝茶一边下象棋,顺带回忆过去的日子,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让我们这些老包头人有了相聚的好地方。”

“想约朋友谈点事,以前去咖啡厅或者茶馆都价格不菲。现在好了,约在‘包棉1958’见面,5元钱轻松搞定,还非常有氛围!”80后白领王阳说。 


3(4990162)-20250701172905

连日来,我市多个单位、社区走进“包棉1958”开展党建活动。


党建平台

传承红色精神的阵地

“包棉1958”不仅是市民社交的好去处,更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近日,许多单位都选择在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探寻工业记忆,传承奋斗精神。

自由路街道各社区积极组织下辖社区党员前往“包棉1958”,党员们在老物件与照片间穿梭,感受老一辈包棉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育才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居民党员也一同前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位老党员动情回忆:“那时候条件艰苦,但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党员王大爷也感慨道:“虽然已经退休,我还要发挥余热,在社区治理中勇担重任。”

富南社区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包棉1958”主题艺术街区,党员们纷纷表示,一代代建设者与奉献者凭借坚定的信仰,怀揣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克服艰难险阻,才成就了如今现代化的包头。大家更应该继往开来,在“为民服务”中履职尽责,让这种宝贵的时代精神持续传承。


1

“包棉1958”的相声演出


百姓舞台 

文化雅俗共赏的盛宴

在“包棉1958”,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为百姓展示文化艺术的大舞台。元宵节期间,这里举办的“品非遗民俗 忆青春岁月”非遗年俗大集,让市民们近距离感受到非遗的魅力。面塑、糖人、版画、绒花、内画、剪纸等各种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小朋友刘子聚兴奋地说:“我很喜欢面塑,它既有文化气息,又非常好看,还能吃。过节时能感觉到甜甜的味道,真是太棒了!”

“邂逅火红年代 寻音‘包棉1958’”室内音乐会也在这里热情开演,市民游客欣赏着包头市艺术剧院演员带来的经典曲目,从惊喜到欢呼,不时地跟着音乐吟唱,在音乐的殿堂里获得精神的享受、艺术的启迪。

此外,“包棉1958”还会举办相声演出、艺术展览等活动,满足了不同市民的文化需求。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能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艺,真正成为文化艺术的主角。

未来,“包棉1958”还计划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提升包头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爱霞,常静,郭彦强;编辑:李宁宁;校对∶刘勇如;一审:尤允庆;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webwxgetmsgimg

责任编辑: 李宁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