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
西口新动态
街区速递
经过数月的精心修缮,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再传喜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唯一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核心院落,街区二号院、三号院已于近期正式完成施工工程。这两处院落的焕新亮相,标志着西口文化历史脉络的延续与保护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修旧如旧 还原历史肌理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口文化的发源地、老字号的摇篮,更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地标。街区现存的19处院落承载着包头移民拓荒、商贾云集的辉煌记忆,是城市文脉的"活化石"此次二号院、三号院的修缮工程的目的是对2处院落7个文物建筑及2个大门文物本体保护修缮,解决其屋面、墙体、木基层、大木架、室内地面、门窗等方面问题,修缮期间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在保留传统晋蒙民居建筑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原工艺、原材料修复砖木、青瓦屋檐,重现了走西口时期院落的风貌细节。


大院兼具典型的晋系建筑风格与浓郁的本土特色,整体布局合理有序,正房、厢房错落有致,构成传统的居住格局。这种布局不仅满足了家庭成员日常生活起居的需求,更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居住文化,为研究当地历史民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施工团队更通过还原了影壁等特色构件,让百年建筑焕发新生。


文化赋能 未来可期
自今年1月首批4处院落开放以来,街区已成为市民追溯城市记忆的热门地标。随着2、3号院主体修缮完成,其文化活化方向备受关注。两处院落将延续‘历史为魂、体验为核’的理念,继续按照设计方案打造中医体验馆等业态。街区力求在尊重历史底蕴的基础上,探索可持续的文商旅融合路径。
守护文脉 共赴时光之约
目前,街区剩余13处院落的保护修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院落将面向社会征集创意方案,未来或融合展览展示、非遗体验、文化沙龙等多元业态,深入挖掘每个院落历史故事,让老建筑与当代生活共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载体,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将持续推进文物建筑修缮、文化场景营造与文旅融合开发,致力打造包头文化新地标。

(来源:西口老街)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