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打造这块高地 只为你的健康
来源:黄河云   2025-03-06

经过一年多努力,包头医疗高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2024年包头市门急诊量1023.3万人次、增长12.2%,其中市外来包就诊351.8万人次、增长50.4%。与北京、上海等34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140余位权威专家定期来包开展门诊诊疗、手术示教和学术交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好看病”“看好病”

在包头市打造文化高地座谈会之后,又一场重要会议紧锣密鼓地召开。

不夸张地说,这场会议的内容落到实处,未来就会有更多人在性命攸关时转危为安,在遭遇困境时渡过难关。因为它关乎每个包头人的福祉。

这段历史十分辉煌

3月3日,包头市召开打造医疗高地推进会,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打造医疗高地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2023年出台的打造医疗高地《实施意见》的“2.0版”。

会上,市委书记丁绣峰对包头医疗事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

据了解,这也是多年来包头首次对医疗事业发展进行如此系统地梳理。

包头医疗事业起步早、基础好,医疗资源富集。早在1942年,就建立了包头市中心医院,与内蒙古人民医院建于同一年。

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包钢、一机、二机等国家重点项目在包头布局建设,包钢医院、一机医院、北方医院等企业医院先后建成。

后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包头又建设了包医一附院、市肿瘤医院、市蒙中医院等医疗机构。那个时期,包头的医疗机构数量、医疗水平都远远走在自治区前列。

包头医疗发展水平最好时,是名副其实的区域医疗中心,不仅包头及周边城市的群众受益,很多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的患者都来包头看病就医。

从这个层面讲,包头医疗事业与经济发展一样,有着辉煌的曾经。推动包头重回历史最高水平,医疗高地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这些数字意义重大

2023年6月,包头市委、市政府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提出打造医疗高地的目标任务,并在当年8月出台了《全面打造医疗高地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

经过一年多努力,包头医疗高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包头市门急诊量1023.3万人次、增长12.2%,其中市外来包就诊351.8万人次、增长50.4%。

与北京、上海等34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心血管科、肿瘤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等领域的140余位权威专家定期来包开展门诊诊疗、手术示教和学术交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好看病”“看好病”。

2024年引进博硕士475名,同比增加13.6%,人才流失情况明显缓解。

数字背后,是包头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然,距离包头的目标而言,这些成绩远远不够。因此,在这场会上人们谈得更多的是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比如:包头医疗机构同质化明显,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发展不均衡,部分患者满意度还不高等等。

这些问题都与270多万包头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这里的未来值得期待

会上,市委书记丁绣峰动情地说,医疗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都密切相关。想想我们自己和身边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就医看病缓解病痛甚至从死亡线上拉回生命的经历,不论是最普通的头疼脑热,还是急病发作时的痛苦不堪,抑或是需要复杂手术的危重疾病,哪一个都离不开医疗技术,哪一个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倾心付出。我们一定要从情感上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医疗关心医疗,持续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医疗高地。

从历史梳理到现实问题,在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反复研究、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包头的思路也进一步清晰——

根据《实施方案》,包头将从7个方面17项具体任务入手,全力打造让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都受益的更高水平的医疗高地。

比如:实质推动医疗资源整合,“一院一策”明晰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加快构建错位协同发展格局。

依托京蒙、沪蒙合作平台,“送学徒”“引名医”,每年选派40名以上优秀青年人才赴高水平医院跟岗锻炼,开展来包名医“师带徒”。

持续降低检查检验类费用比重,提高技术劳务价值比重,优化医保支付机制改革,规范药品耗材采购管理,让老百姓更能“看得起病”。

无需一一例举,这些举措都有一个共同的落脚点: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不来虚的。目的就一个,让包头人更加健康,让包头更有活力。

对每个人而言,生命与健康是一切的前提。对一座城市而言,把这个前提守护好,把承诺的举措落到实处,其发展必然不可限量。

对此,每个生活在包头、关心包头的人都充满期待。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富博;编辑:秦新宇;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责任编辑: 秦新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