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头,有这样两位热血楷模,用他们的坚持与奉献诠释着无偿献血的伟大意义。3月4日8时30分,整个城市道路因降雪变得湿滑,包百步行街的爱心献血屋里却已迎来两名特殊的客人——包头市青山区第六中学教师刘嗣东和包钢工人李军。这一天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李军即将完成他在包头的第100次献血,刘嗣东则迈向他在包头的第200次献血征程。(两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刘嗣东(右一)和李军(左一)正在捐献血小板)走进献血屋,他们熟练地开始填表、体检和初筛流程。尽管已是百次献血的“老将”,但他们对待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此次,他俩选择捐献的是单采血小板,这一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但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献血过后,包头市中心血站党总支书记、站长郝玉英为他们颁发了百次献血证书和奖杯,希望让他的爱心和精神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刘嗣东,投身公益活动长达27年,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将无偿献血的理念带进校园。在学校里,他积极组织宣传活动,让学生们从小就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心的种子。学校也十分重视刘嗣东老师的无偿献血活动,献血当日,包六中党总支书记王瑞和校团委书记刘敬嘉对献血200次的刘嗣东进行了慰问,高度赞扬了他多年来矢志不渝的公益精神与无私奉献,他的事迹激励着师生们共同传递爱心与正能量。多年来,刘嗣东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自治区道德模范、自治区杰出青年志愿者、包头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以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他认为,无偿献血对于自己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需要血液的患者来说,有可能是拯救生命的大事,他的善举激励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共同传递爱与希望。李军,这位平凡的包钢工人,与刘嗣东一同活跃在公益活动的各个地方。在工厂里,他是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在献血屋里,他是传递希望的爱心使者。工作的繁忙从未成为他参与公益的阻碍,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次地参与爱心献血。多年来,他荣获了包头好人、中国好人、各级道德模范、红十字优秀志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无偿献血先进个人以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等诸多荣誉。据了解,在我市,还有15位像刘嗣东、李军一样献血达百次的楷模,他们的行为表达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热血为纽带,连接起整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支持。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邢书雅;一读:黄韵;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