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蛇献瑞 开河有喜
2025-03-17

滔滔黄河间,春回河醒欢。3月15日,2025包头黄河“凌”蛇献瑞、开河有喜春季旅游季启动,市民游客齐聚河畔,尽享黄河美景。

壹 红火大集 可看可品可听可感

10时许,“天下黄河第一村”早已化身沉浸式体验剧场。黄河金堤前,数位骑手执国旗纵马飞驰;乘坦克游黄河项目,引得市民游客排队体验;萌宠乐园里萌态可掬的动物引得快门声此起彼伏;烟火升腾处,锣鼓喧天的社火表演点燃全场热情;20余家新增的各地美食摊位沿南北街铺开,黄河大舞台一旁的厨王争霸赛,师傅们现场烹饪的开河鱼散发出阵阵香味……

“我们这一路逛过来,能打卡河畔美景,有传统民俗演出,还有现场开河鱼烹饪,今天这些丰富的活动既充分展现了黄河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市民钟先生说。

演员滑稽的扮相

欢乐的“小毛驴”

“赶山河之灵秀,乘春风之浩荡,起一年之顺遂……”启动仪式上,仪仗队演员们身着古装华服,从“天下黄河第一村”南北街出发,巡街至黄河大舞台,市民游客随队伍持手机沿途记录。随后,2025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黄河情缘”沉浸式演出、“黄河畔畔”演唱会、综艺演出、艺术品拍卖等活动陆续上演,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沉浸式国粹表演

当日15时,包头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内,一场鹿鸣民乐音乐会正在上演。这场由昆都仑区少先路街道办事处少先二十一社区鹿鸣文化艺术团带来的演出,让现场听众大饱耳福。二胡拉着悠扬曲调,扬琴敲出清脆音符,琵琶弹出灵动旋律,各种传统乐器交织在一起,演奏出一曲曲经典之作。演员身着传统服饰,全身心投入,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游客购买文创产品

包头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作为活动的举办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黄河文化展示与音乐会相得益彰。观众们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还能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视听与文化的双重享受,让大家陶醉其中。

黄河岸边设置了多个打卡点供游人拍照留念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人们赞不绝口。市民董维柱兴奋地说:“今天本是来参观黄河博物馆的,没想到碰上这么精彩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太难忘了!”市民秦文娣也开心地分享:“在博物馆里能听音乐会,这种氛围特别好,既能了解黄河文化,又能享受音乐,太惬意了!”

贰  黄河文化 有古有今有情有景

当日,内蒙古科技大学的研学活动也在包头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开展。

近年来,包头市积极推动研学旅游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北疆有情,包头有请”研学旅游公共品牌。此次学生们在包头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文物和详细的资料,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大三学生冯子良说:“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包头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收获特别大,不仅深刻了解了黄河文化,包括黄河的起源以及黄河干支流上各个区域的特色文化,还认识到黄河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来自河南的马文强感慨:“馆里用了很多现代科技展示黄河文化,特别直观。我印象中的包头是一座草原钢城,这次发现黄河赋予了它‘柔’的一面,让我对黄河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情景剧《土默川婚礼》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研学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还增强了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据包头市旅游研学服务中心主任王飞介绍,这次研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黄河历史,认识到母亲河对包头的重要意义,鼓励他们未来参与到黄河保护中。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自2024年年底开始,将持续至2025年年底,每两周开展一次,通常安排在周六日或节假日,均围绕包头境内黄河的相关内容进行。

“接下来的9天,共有一百余场文旅活动,涵盖沉浸式演出、研学体验、黄河沿岸景区联动等,提升市民游客多样化体验感,让市民游客从看景转向深度体验。”包头文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高彬格表示,以“凌”蛇献瑞、开河有喜为主题,在“天下黄河第一村”新增了20余种新业态,引入了厨王争霸赛、侠女游春、艺术品拍卖、乘坦克观黄河等互动性强的新项目,同时与昭君湖、黄河风情园等黄河沿岸景区推出联动集章打卡等多种玩法。希望借此活动契机,让黄河文化的“流量”变“留量”,让更多市民游客感受到包头的美。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渠芳芳 邓雅欣 常静 ;编辑:秦新宇;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20d79ec8b8234fc0aaa18c1184e846de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