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发展成绩单。作为国家及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包头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85%、电耗的95%,其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正加速从传统“能源消耗大户”向“绿色制造先锋”蜕变。
包头市始终将工业领域作为节能降碳的主战场,成效斐然。“十四五”前四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约35%,而能耗强度累计大幅下降35%,远超16.5%的下降目标。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1%的同时,全社会能耗强度再降6.3%。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举措之一是大力提升重点行业绿电应用比例:今年前3个月,全市重点企业消纳可再生能源8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超650万吨;1至5月,晶硅行业绿电消纳稳定在70%左右(通威高纯晶硅达83.5%,大全多晶硅、晶澳单晶硅均达80%),稀土行业保持在50%(天和稀土磁材达82%,金立永磁达60%)。同时,包头建立工业节能降碳项目库强化管理,近两年包钢余压余气发电、新恒丰电解槽技改、东方希望铝业改造等项目陆续完工,年节能量达40万吨标煤;通威多晶硅、亚新隆顺余热发电等项目预计年底新增节能量超5万吨标煤。
在创新引领方面,我市围绕重点地区和园区加速布局低碳试点。达茂旗、白云矿区入选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地区,稀土高新区、固阳金山工业园区成为试点园区。其中,达茂零碳工业园区构建“绿电生产+智能电网+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通威绿色基材等绿电配套项目已落地;白云矿区基本实现绿电发用平衡,正推进智能电网与储能技术建设县域碳中和示范。重点行业示范项目也取得突破:全国首个纯绿氢产业化项目——华电达茂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钢铁行业首个CCUS全产业链项目——包钢50万吨CCUS示范项目已投产;国能煤制烯烃CCUS、包钢分散式风电与氢能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从工厂车间的绿电替代与技改降耗,到产业园区的前沿技术示范,包头这座工业重镇以扎实行动诠释节能降碳新内涵,为全国工业城市绿色转型提供“包头样本”。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