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监测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04-06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融的时代浪潮中,司法公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已然成为精准衡量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工具与重要依据。它能直观展现一个地区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领域的成果与所处水平,引导有关部门出台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我市将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视为“重回历史最高水平,再创包头辉煌”的关键前提与坚实保障。紧密结合包头法治建设实际,广泛吸纳市场主体及相关部门意见,在《包头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基础上精心升级完善,推出《包头市2024年度司法公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效能监测办法》(以下简称《效能监测办法》),持续健全司法公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以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包你满意”“包你放心”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以企业感受为标尺

衡量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我们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太了解,九原区委政法委带着专家团队专门过来,给我们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忙解决政策落地难题,真心感谢!”九原区一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在听取了“爱包头、作贡献,千人助千企”行动专家团队的建议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的优劣,企业感受最为直接深刻。

近年来,我市陆续召开32场“政商恳谈早餐会”,零距离了解企业所思所想所盼;建立“包你放心”优商恳谈会、政法机关“开放日”等制度,政商沟通“高速公路”体系快速高效;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全流程帮办代办护航企业全程无忧;出台“事业编制企业用”“人才政策包550”等优厚引才政策,助企攻坚引才……包头市各级各部门瞄准企业痛点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以企业的真实感受,作为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

为此,《效能监测办法》也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评判作为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的“度量衡”,将效能监测指标分解为法规政策保障、行政执法规范、司法公正高效、法治社会建设、组织机制保障、市场主体和公众满意度、特色创新等7个一级指标,并逐级分解为15项二级指标,通过百分制赋分规则和效能监测方式,对公检法司4个政法单位,以及市医保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15个承担重点任务的相关部门打分评估,让评价结果能更加客观地反映营商环境的法治化程度,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不断优化。

有感服务+无感监管

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聚力服务惠企安商,建立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按照定时登录、快速分办,明确责任、及时督促、动态监管、满意销号、回访督办、通报管理“八步法”办理企业诉求,推动政法单位“码上服务马上办”。

合力护航创新驱动,开通“包证链”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建立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名录,将229家企业纳入易受侵害名单,“项目警长”包联服务重大项目639个,建立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企业诉求办结率达到100%,通过前端预防,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向社会公布“免罚轻罚清单”3.0版,参与单位增加到32家,2024年实施不予处罚事项333项、同比增长70%,从轻减轻处罚事项409项、增长21%,累计办理相关案件1.05万件,以柔性执法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

……

在包头,“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正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新关键词,让企业不仅切实感受到有便利感、有贴心感、有获得感的有感服务,还在合规经营的同时,通过无随意感、无任性感、无压迫感的无感监管,尽量不打扰市场经营主体,给足其心无旁骛、自主成长的空间,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同时,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效能监测办法》不仅让企业感受到“无感监管”,还利用数智化技术,与市、区级业务平台和公开网站的数据对接。通过数据调取、资料提交、核查核验采集政府侧数据,各旗县区除“特色创新”项目外,无需提供其他佐证材料,实现司法公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无感监测”。

数智技术赋能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数智技术的有力支持。为确保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包头以具备客观性、中立性和专业性的独立第三方机构为评价视角,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和线下走访企业相结合的方式,从企业便利度、满意度、政策兑现度、法治环境满意度等多方面开展调查,广泛收集企业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第三方机构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快速准确地出具分析报告,深入了解涉企政策落实情况,且全过程可追溯、可分析。

统计分析是效能监测体系的核心环节。我市采用前沿距离法、目标距离法等国际通用分析方法,建立数据效能监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对多源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研判,分三档计算各旗县区综合得分,同时为政法单位、行政机关分别打分,精准评估各部门在司法公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效能监测以“监测平台+移动终端”的方式开展数字化明察暗访工作。通过安排专人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对86个政务服务大厅和基层政法窗口单位进行不定期明察暗访和伴随式调研,将采集到的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识别服务态度、办事流程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各部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嘉伟;编辑:姜卉;一审:赵遐;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