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党总支与石拐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石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等单位联合成立“产教融合党建联盟”,以党建为纽带构建起校地企 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研” 的协同发展新格局。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是学院以党建引领产教融合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其深耕地方发展、赋能区域经济的决心与担当。在包头市全力奋进“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征程中,学院正以独特的“三核引擎”——党建引领力、校企协同力、科研创新力,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职教动能。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激发强劲动力
一直以来,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系党总支积极作为,以机电党支部为核心,与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等 10 余家企事业单位携手共建 “产教融合党建联盟”。在这个联盟中,机电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校企联合教学、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不断创新。企业工程师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实际生产经验,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学生们深入企业实习实践,不仅提升了职业素养,还在包头红色党史的熏陶下坚定了理想信念。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更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学院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深化合作 “蓝色引擎”助力人才培养
在党建引领的坚实基础上,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蓝色引擎”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走进学院的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高度契合令人印象深刻。以晶澳订单班为例,125名机电设备技术专业的学生,自加入“晶澳班”起,便开启了与企业紧密相连的求学之路。自2023年首批现代学徒制“晶澳班”开班,校企合作进入快车道。双方围绕订单班多次举行座谈会,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将最新技术和生产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学院则根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如今,这些学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为包头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大中矿业订单班的筹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当前,学院与大中矿业就订单班人才培养事宜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2025级开设智能机电技术和机电设备技术两个订单班,预计招生90人,为包头打造“世界稀土之都”进程中的稀土深加工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院始终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资源,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在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订单班的过程中,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和行业标准,开发特色课程和实训项目,借助企业导师的指导,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包头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创新驱动 “绿色引擎”推动科技发展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号召,在科研领域持续发力,以“绿色引擎”为包头市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2024年,机械工程系科研团队与英华融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医用雾化器控制电路板技术创新”项目。团队多次深入企业,针对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难题,通过优化电路设计、调整布局,并结合仿真验证,成功完成产品交付。这一成果不仅助力企业在医疗设备领域创新发展,还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该项目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为后续科研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反哺教育教学,推动学院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未来,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聚焦包头市“3+5+N”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持续优化订单班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在推动教育高地建设的进程中,学院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包头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包头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奋勇争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嘉伟;编辑:王玮琦;一审:王雪仙;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