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水的“再生”之旅
2025-07-14

工业废水如何“变废为宝”?废水资源化利用可以创造哪些新价值?

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水资源集中处置供应中心,从园区收集的工业废水经过预处理、沉淀、生物过滤等十多道程序后重获新生,变身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再生水,为园区内晶澳、杉杉、阿特斯、弘元等重点企业提供工业用水,园区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站在污水处理生物池池顶平台,市水务集团工程部副部长冯剑曦介绍说:“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解决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水资源短缺问题,2024年3月,园区水资源集中处置供应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出水各单体已投入运营,出水水质稳定,符合一级A标准,我们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园区企业生产用水。”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6.5万吨,日产高品质再生水9万吨。目前日供水量约1.5万吨,截至7月4日累计供水量66万吨。

追随再生水的流向,记者来到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在厂区深处,伴随着水处理设备的轰鸣声,清澈的水正源源不断注入生产管线。

“公司新建了再生水替代自来水节能技改项目,我们采用MBR+膜处理工艺,将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水资源集中处置供应中心提供的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再生水正逐步替代过去企业生产使用的自来水,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公司动力设施部副总监李云飞说。他算了一笔账:“就目前产能而言,预计年节约替代自来水用量300万吨,和每吨8元自来水的成本相比,再生水每吨仅2.8元,加上中间处理环节,可以降低不少生产成本。”

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水资源集中处置供应中心,可以更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高品质再生水正在加紧生产中,目前膜车间等已完成土建施工及部分设备安装工作。

按照园区企业的需求,将通过膜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水质标准,让企业用到高品质再生水,满足工厂工业清洗、冷却循环、生产加工等用水需求。

变废为宝,“绿”水长流。从各个厂区排出,到重新流入企业用于生产,一滴工业用水在包头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再生循环利用之旅,也发挥出她最大的绿色生态价值。

据了解,再生水是指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被喻为城市“第二水源”。

包头属于严重缺水城市,为破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瓶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节约集约用水,以再生水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通过财政统筹、政策创新、项目攻坚等举措,全力推动16个再生水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到2025年中心城区再生水配置量超1亿吨,工业用水占比96%以上。

财政赋能,绿动未来。为提高我市再生水资源利用率,市财政局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保障再生水项目顺利实施。

“我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我市再生水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项目累计落实资金20.7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16.8亿元。”市财政局农牧科科长时更生说。

如今,通过一系列规划与项目实施,我市再生水输配能力显著增强,再生水已成为支撑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第二水源”,也为全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推进企业再生水深度净化和提升再生水水质的进程中,全市先后组织实施新建青山装备园区、稀土高新区、九原工业园区3座工业废水处理加再生水深度净化项目,对昆区金属深加工园区西郊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提标改造,共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10.5万吨/日、再生水深度净化供水能力16.35万吨/日,实现再生水“分质供水”,满足企业用水需求。

截至目前,在建工业污水厂中,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水资源集中处置供应中心外,稀土高新区污水资源化处理厂已开始向双良提供高品质再生水用于生产,正在建设的九原工业园区污水资源化处理厂也将向大全、明拓等企业提供工业用水。

眼下,在包头这个工业城市,每一滴工业用水都会物尽其用。再生水在为青山装备园区、稀土高新区、九原工业园区等工业企业“解渴”的同时,也让污水变“清流”,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和有关部门联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为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提高我市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作出新贡献。”时更生说。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海芳;实习生:胡蝶;编辑:姜卉;一审:王雪仙;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

640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