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棉1958升级 众多打卡点等你来探索
来源:包融媒   2025-04-07

包棉1958户外街区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包棉1958升级项目深度融合老包头特色茶饮与地方小吃,既为老包头人搭建青春记忆的情感共鸣场,也为年轻群体提供触摸城市发展脉络的沉浸式体验平台。随着包棉1958升级项目的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主题场景和商业业态陆续向市民游客开放。


茶里的休闲时光

充满年代感的大茶馆

美食抚慰人心

 馆内陈列的老物件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包头棉纺织厂”工业风门楼

老物件展现包头工业发展历程

 复古与时尚完美结合

与好友小坐聊天

游客享受静谧的休闲时光

朋友小聚好去处

当深沉厚重的工业遗存邂逅新锐潮流文化,包棉1958文旅项目正通过持续升级焕发生机,为包头文旅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日前,记者探访项目施工现场发现,户外街区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占据核心区位优势的包棉1958,不仅享有便捷的交通网络与稠密的周边人口基础,更依托居民对品质消费、休闲娱乐的多元化需求,构建起“天时地利人和”的流量磁场。随着5月1日户外街区改造工程的竣工,这座融合工业记忆与时尚基因的文旅综合体,将为包头文旅业态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陕西袁家村文旅集团设计总监苟瑜介绍,该集团以包头棉纺织厂历史风貌为文化基底,打造集文化体验与社交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包棉1958升级项目深度融合老包头特色茶饮与地方小吃,既为老包头人搭建青春记忆的情感共鸣场,也为年轻群体提供触摸城市发展脉络的沉浸式体验平台。目前,作为核心餐饮区域的大茶馆已进入运营调试阶段,所有档口小吃均严格遵循袁家村“匠心”标准,对传统工艺实施全链条品控,每道产品均经过3轮以上的风味测试与流程优化。随着包棉1958升级项目的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主题场景和商业业态陆续向市民游客开放。

当记者推开包棉1958的玻璃门,一座复刻原包头棉纺织厂的4米高工业风门楼赫然矗立眼前。匾额上,“包头棉纺织厂”六个朱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包棉1958讲解员王怡婷介绍,改造后的场馆打破原有分隔式陈列模式,通过主题化场景设计,将分散的历史物件串联成完整的叙事链条,让参观者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工业气息。馆内陈列的老物件跨越了1950年至1990年的历史时光,集中展现了包头地方工业的发展脉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家军工企业的民用产品: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现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草原牌”缝纫机与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现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蓓蕾牌”缝纫机,这对“姊妹花”见证了特殊历史时期军民融合的生产特色。特别值得关注的展品是包头市石拐木器厂生产的森鹿牌樟木箱,作为老包头人婚嫁必备的“三大件”之一,它承载了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扫描二维码观看新媒体作品

记者发现,包棉1958升级项目在保留旧厂房红砖墙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容,形成了开放式、步行式的街区空间,并以包棉1958一期为核心,形成四大板块,涵盖艺术空间、餐饮、文创、精品零售、娱乐等业态,为市民游客带来集吃喝玩购于一体的丰富体验,进一步丰富包头文化消费体验。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摄影记者:祝家乐;编辑:秦新宇;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