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包头百灵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现场,储能机柜鳞次栉比,设施设备并列延伸。

包头百灵储能电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发布十七个示范项目中首个并网送电的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也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首批自行投资建设的三个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之一。

项目总投资8.35亿元,占地84.2亩。于2024年8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10月28日完成无负荷送电,12月9日正式开展商业化运营,不仅在技术应用和建设速度上展现出领先优势,更将为达茂旗乃至包头市电力系统升级、新能源消纳及电网稳定运行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电网侧储能的“技术样板”,该项目一期建设200MW/800MWh 电网侧储能电站,创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技术路线,其中195MW/780MWh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5MW/20MWh 采用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同时预留远景100MW/400MWh 二期扩建规划,可灵活应对不同场景下的储能需求。配套建设的220kV 变电站以1回220kV线路接入500kV 百灵变电站,进一步保障电力高效传输。项目还构建了完善的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区由234个储能电池预制舱和57个一体机舱组成,全钒液流电池区包含16台储液预制舱、8台功率舱和2台一体机,整体布局科学、技术成熟。

据了解,2025年一、二季度,该电站共执行充电计划301次,总充电量190851.43MWh,平均充电价格119.458元/MWh;执行放电计划296次,总放电量162737.25MWh,平均放电价格381.559元/MWh,平均充放电价差262.101元/MWh,储能效率达85.26%,高效的运行水平为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奠定基础。
包头百灵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现场负责人乔佳伟表示:“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技术,这也是内蒙古地区首个全钒液流工业化运营的集中场所。全钒液流具有单电池、均一性的特点,运行过程中没有固相反应,无起火爆炸等风险,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同时,项目建成后也将为包头地区新能源消纳、弃风弃光现象的减少做出稳定突出的贡献。”
从“规模增长”到“质量升级”,包头百灵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新阶段,未来也必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更强劲的储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