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体验!用“旅游+工业”的模式打开包头
来源:包融媒   2025-03-31

    承载着“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包钢集团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持续完善展陈内容、丰富展陈形式,“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建成三年多来累计接待区内外干部群众10万多人。


DSC00242(2101710)-20250331171659

清华大学的学生到“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参观


    在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的支持下,包钢集团在成立70周年之际,历时五个月时间建成布展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包钢科技商务交流中心,以精神文化为脉络阐释“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全面展示包钢新时代发展成就,以多种现代化沉浸式展陈模式增强参观体验,成为包钢、包头市乃至自治区红色文化的“新地标”,成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研究、实践“三个基地”的最佳场所。


_DSC0289(2068625)-20250331171721

包钢老职工讲述“齐心协力建包钢”故事


    包钢集团不断完善文字、影片和展品,不断优化展陈形式、推广模式和讲解方式。对周恩来总理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的纪录片进行高清彩色修复,把包钢获赠的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面建党百年庆典时天安门广场红旗和老一辈革命家文物作为重要展陈内容,将全国各地友商客户赠送的纪念品置于科技商务交流中心展出,进一步印证了“红色包钢”的光辉足迹。


(1625951)-20250331171758

劳模参观“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实物


    包钢集团将“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建成数字化网络展厅,联合多家单位、学校开展“一镜到底带你游”网上展馆爱国主义教育,联合昆区区委统战部推出了VR展馆,并推出AI主播“小雅讲包钢故事”,有效助力了“数智包钢”形象的树立。“现场+线上”的创建模式让包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形象更立体、鲜活、深入人心。


_DSC0344(2068629)-20250331171728

在“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追寻光辉足迹


    包钢工业旅游入选文化和旅游部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一,“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作为第一站,以“寻根、铸魂、圆梦”为主题打造包钢红色游、工业游精品线路,成为网红必“打卡”的“精神加油站”,接待全国各地研学游,为国家有关部委、多地政协、知联会和港澳台同胞提供了实地教学场所,与清华大学、北科大、内科大等高校共同开展“大思政课”建设,使“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


DSC00185(2101716)-20250331171706

包钢红色游


    包钢集团依托丰富的档案和实物资源,与自治区、包头市委统战部、民委政研会、社科联、高校等单位团体共同开展研究交流,为多个课题组提供丰富的资料档案,与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等共同举办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理论阐释研讨会,《包钢(集团)公司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的实践探索》获中国政研会三类成果奖;与自治区党建研究会共同开展《传承“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 弘扬红色资源时代价值》课题研究。与二冶集团、贵州省水钢集团等单位联建共建,与昆区区委统战部、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同开展“齐心协力建包钢”口述史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理论滋养更有效果、有效能。包钢集团将不断丰富完善展陈内容和形式,打造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民众可视、可感、可触的“精神家园”,在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上走在前、作表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永峰;编辑:尤允庆;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新媒体引导图1


责任编辑: 尤允庆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