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她们 用“不打烊”服务暖城
来源:包头晚报   2025-03-07


服务在一线的女警们

“叮铃铃——”一个临近下班的周六,昆都仑区公安分局行政审批窗口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女警葛杰迅速接听。电话那头,市民张先生焦急的声音传来:“我的护照丢了,可明天一早就要出差……”“您别急,我们等您!”葛杰一边安抚张先生,一边详细告知办理护照所需手续。当日19时许,她为张先生延时办理加急护照,直到夜色深沉。这样的场景,在这个以女性为主的行政审批窗口,早已是寻常——她们用“不打烊”的服务,为城市点亮了一盏盏温暖的灯。

2月28日,全国妇联宣传部发布了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包头市昆区公安分局行政审批窗口赫然在列。

让服务“跑”在需求前

走进昆都仑区公安分局行政审批大厅,科技与温度的交融随处可见。行政审批中队以大数据为支撑,将235项高频业务全面迁移至线上平台——从户籍迁移到驾照换领,群众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实现“指尖申报、云端办理”,办事时长缩短70%。针对材料复杂的业务,窗口设置专职“预审员”,通过在线系统提前核验资料,精准反馈缺漏细节,群众跑腿次数从平均3次降至0.5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前办证要请假跑好几趟,现在在家就能搞定!”市民王女士的感叹,道出了技术赋能的变革力量。这份便捷的背后,是女警们对细节的极致打磨——她们通过服务热线收集群众需求,梳理高频咨询问题,将“材料漏填”“流程不清”等痛点逐一优化,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民。

让温暖延伸到百姓家

服务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去年冬天,一通电话让窗口民警揪心不已——瘫痪在床的张大爷需办理身份证,却因无法坐立,连照片采集都成了难题。当天中午,行政审批窗口的民警带着设备赶到张家。她们跪在床边调整角度,用枕头垫高老人头部,反复调试光线,终于拍出了合格的照片。“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话,成了窗口民警的座右铭。

这样的温情故事并非个例。高考考点外,行政审批中队的移动服务车上,3分钟为考生补办丢失的身份证;跨国药企外籍高管签证加急办理,从5天缩至8小时;园区工人足不出厂,周末十分钟搞定证件……自2024年以来,窗口延时服务、周六日不打烊累计办证量达12600余件次。

“她们把服务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工人老李的点赞,印证了这支“巾帼队伍”的初心:政务服务不仅要“能办”,更要“好办”“暖心办”。

让奉献执着于荣誉后

全国巾帼文明岗、内蒙古“雷锋式”窗口、包头市“五一”女职工标兵岗、群众满意度达99.2%……荣誉墙上,每一块奖牌都刻写着她们的付出。比奖牌更珍贵的,是办事群众的笑脸——瘫痪老人颤抖着接过身份证时的泪光,高考生冲进考场前的鞠躬致谢,外企高管竖起的大拇指,都成为这群“巾帼之花”前行的动力。

“她们重新定义了政务服务——不仅是流程优化,更是情感连接。”曾来办理业务的内蒙古高纯晶通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瑾如此评价。昆都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背后离不开政务服务“软实力”的支撑,而窗口的女警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智慧破解难题,用温情消融隔阂,让“为人民服务”化作一次次俯身倾听、一场场深夜守候,赢得满堂喝彩。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硕摄影报道;编辑:渠芳芳;一审:郭燕;二审:张红梅;三审:郑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