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不灭,薪火相传。中医药(蒙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如何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一直是包头医疗卫生事业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市卫健委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专科建设、人才培育到服务内涵深化,全方位发力,以坚定的决心,推动包头中医药(蒙医药)事业焕发蓬勃生机。
构筑中医药(蒙医药)发展新高地
专科建设作为我市中医药(蒙医药)事业的核心支柱,正稳步迈向新高度。2024年,包头在专科建设领域成绩斐然,市蒙中医院治未病科和蒙医传统疗术科荣获国家级优势专科建设项目,4个专科入选自治区级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市级优势专科达32个。
走进市蒙中医院治未病科,前来咨询和调理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李大爷说:“每年春季、秋季,我都来这儿调理一下,这几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好多了,感冒也少,精神头也好了。”
“我们科室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融合现代医学检测技术,为市民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获评国家级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激励着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市蒙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戴景说。
优势专科持续发展能够有力带动医院的整体业务增长。2024年,市蒙中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6.79%,住院患者同比增长18.52%;九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49%,住院患者同比增长64%。专科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蒙医药)服务。
在推进专科建设的过程中,包头积极探索联盟建设模式,促进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市蒙中医院与西苑医院启动共建包头脾胃病专科诊疗中心,借助京蒙协作的东风,提升自身诊疗水平。“能有机会去西苑医院进修学习,接触到国内顶尖的脾胃病诊疗技术和理念,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会。回来后,在西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砭石熨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经为814例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非常好,患者的反馈也特别积极。”市蒙中医院脾胃病科的医生们对此感慨万千。
此外,包头建立了中医药(蒙医药)联盟建设工作机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与共享,全市中医(蒙医)医院中医药(蒙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60%,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有了更多提升的机会,将先进的技术带回基层,为基层医疗服务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中医药(蒙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专科建设的投入,强化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专科的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优势专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让更多百姓受益。”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未来中医药(蒙医药)专科建设的规划与目标。
点燃中医药(蒙医药)发展新引擎
人才是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市卫健委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理念,在人才的“引育、留用、配强”上下足功夫。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2名学者入围国家“岐黄学者”推荐名单;加强骨干人才培养,1名中医医师获评自治区临床骨干。市蒙中医院借助与西苑医院的京蒙协作、下转02
上接01 加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创新发展联盟等契机,为脾胃病、肝病等科室的业务骨干提供跟师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
胡世平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成立,更是为包头中医药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市共有8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还有1家自治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此外,包头还建成25家名医名师传承工作室,传承带教100名骨干人才,培养各级传承人187人。
基层人才培育同样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工作重点。2024年,包头培养基层骨干医师25名、基层专业技术人才100名,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馆的中医药诊治水平和服务能力。基层中医馆的刘医生说:“以前在一些复杂病症的诊疗上,总是有些力不从心。参加市里组织的培训和学习后,对我的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有很大帮助。”
为了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活力,我市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规范市蒙中医院西学中教学培训基地建设,2024年培养了180名西学中人才。此外,去年包头市评选出10名“包头市民间名医”,并建立公立中医(蒙医)医院和民间中医合作交流机制,6家医院通过多种形式与16名民间中医开展了交流合作。
在人才配备上,包头实现了综合(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的中医药(蒙医药)服务全覆盖。全市100%的综合(专科)医院、90%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蒙医)科,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的嘎查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蒙医)4类6项非药物疗法。我市累计投入1852万元建设125家中医馆(蒙医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蒙医馆)建成率和中医(蒙医)医师配备率均达到100%,形成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协同一体、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提升民众就医新体验
提升中医药(蒙医药)服务内涵,为民众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医疗服务,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凭借众多优势专科,带动基层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包头6个旗县区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2个旗县区已通过自治区验收,基层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市蒙中医院成立了中蒙西结合康复中心,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康复体验。“我中风后,在康复中心接受中蒙西结合的康复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蒙医的特色疗法,再加上西医的康复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患者孙大爷激动地说。据了解,康复中心针对优势病种制定并推广5个中医(蒙医)特色康复方案,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在各中医(蒙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市多家中蒙医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市蒙中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4级,白云矿区中蒙医院、达茂旗蒙医医院达到3级,信息化服务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在推进中医(蒙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2024年,我市对8家二级中医(蒙医)医院开展巡察,督促整改问题,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举办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各中医(蒙医)医院建立“一站式”入出院服务中心,市蒙中医院还推出多种特色门诊服务,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现在来医院看病,环境干净整洁,手续也简便了很多。还有夜间门诊,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在市蒙中医院就诊的李奶奶笑着说。
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在专科建设、人才培育和服务内涵深化等方面,包头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未来征程中,包头将继续砥砺前行,推动中医药(蒙医药)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记者:苗雨蔚)
(编辑:徐艺源;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