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在身边|阿迪雅∶一句承诺 一生守护
2024-03-12

在达茂旗满都拉镇的边境线上,一户飘着五星红旗的牧户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度“十大诚信人物”阿迪雅的家。

国旗下的阿迪雅。

1981年阿迪雅参军,成为一名边防战士。三年后他复员回到家乡,做了一名牧民。在草原出生、在牧区长大、在边防参军,护边情怀早已融入阿迪雅的血脉。

“我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在部队受了三年的教育,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认为戍边是每个牧民的职责,于是我开始一边放牧一边戍边。”阿迪雅说,他与妻子娜仁其其格商量,自愿当起了边境线上的“夫妻守边员”。

阿迪雅家以北4公里就是中蒙边界,他家9000亩草场一直延伸到边境线上。这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多年前,周边牧民纷纷搬离边境,阿迪雅与妻子一直坚守下来,为的是恪守退伍时的诺言——守护边疆一辈子!

从那以后,每个清晨,阿迪雅披着晨光,跃马扬鞭去放牧,白天的望远镜、黑夜的手电筒是他不离身的必需品,无论寒暑天天如此。放牧巡边,巡边放牧,这一守一护就是40年。

40年来,阿迪雅义务巡边近10万公里,上报各类边情信息300余条,协助边防部队处置30余起突发边情。2023年,阿迪雅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诚信人物”。

“诚信是一种自我要求,要严于律己,承诺了就要去践行。”阿迪雅说。

阿迪雅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孩子们。在他的感召下,在日本留学工作6年的大儿子宾巴和在上海工作数年的小儿子阿迪立先后回到家乡,他们一边照顾父母,一边继承父辈的事业守护祖国的北疆。

“阿迪立”汉语意为“同样”,阿迪雅给小儿子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接过接力棒,守护祖国边疆,守护乡亲安康。阿迪立从小到大,听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守好国界线,不让界碑移动一毫米。”这句家训,阿迪立牢记在心。2014年底,阿迪立主动放弃上海的工作,回到草原,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护边员,两代人的“护边足迹”迎来跨代重合。

“在我小时候,父亲带着我一边放牧,一边巡边,让我们兄弟知道边境线的位置,有多少公里。现在我们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我也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祖国边境安全。”阿迪立说。

由于常年义务巡边和劳动,阿迪雅的腿已经变形,还患有疾病。他的妻子身体状况也不佳。然而,面对困难,夫妻俩从未后悔,阿迪雅在家建起了“红色蒙古包”,定期组织附近的党员进行学习,讲解党的惠民惠牧政策。

当被问及准备护边多久时,阿迪雅毫不犹豫地回应:“这条护边路,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

阿迪立则坚定地说:“护边不仅是家训更是责任,我们家护边不能用年头计算,而是两代人、三代人直到世世代代。”话音未落,父亲阿迪雅清澈的眼神中露出欣慰与骄傲。

“戍边是我一直的信念和追求。我会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这里放牧巡边,跟我的儿子们一起,在达茂草原边境上筑起一道安全网。”阿迪雅说。

(文/记者:樊佳疑;图/记者:许家轩;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责任编辑: 吴存德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