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别捡!别乱吃!
2025-10-23


秋风


秋叶黄


秋果熟


你的朋友圈


是不是也开启了“银杏摄影大赛”


美景之下有风险


需谨慎


一地滚落的银杏果


山野间一些不常见的野果


有毒


可别随便上手捡


更不能随便乱吃



1


果皮易爆浆,别捡
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当我们置身一片银杏树中时,最先感受到的是阵阵臭味。这是因为银杏果外种皮中含有丁酸、羟酸等物质,踩到就会流出黏黏的伴有变质的酸臭味汁液,这层容易暴浆的果皮刺激性最强,徒手捡很可能把汁液沾在皮肤上,伴随红斑、肿胀、局部灼热、瘙痒等症状出现。



2


别乱吃
生食或过量食用会中毒



银杏果剥去种皮后,是我们通常吃的“果肉”,是银杏的种子——胚乳,就是我们常说的“白果”。白果是一种坚果,从营养成分看,它和常见坚果一样,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钾、镁等矿物质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含量上相对丰富。



然而,白果的毒素是全方位存在的,但分布浓度有所不同。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桂生《银杏种子资源化学研究》插图



注意!生食白果或过多食用会引起中毒,是因为白果果仁中含有白果中性素及少量氰苷。这些有机毒素均能溶于水,毒性虽强烈,但遇热分解可减弱,果仁中的绿色胚芽毒性最为剧烈,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黏膜细胞混浊肿胀,进入血液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进而影响神经系统,使脑组织充血、水肿、渗出,脑压升高,对心肺肝肾等脏器也可能产生影响。



食用过量或生食白果发生中毒现象产生的症状一般包括: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神经系统(最典型):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恐惧惊叫、惊厥抽搐、肢体强直,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困难



  • 其他:乏力、嗜睡,严重者还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食用白果一定做熟热透去掉果仁里绿色的胚芽熟制白果,成年人最好控制在1小捧以内(约为10-15颗)儿童最好不要超过5颗白果中毒常常发生在儿童身上,往往年纪越小症状越严重。



3


辨别户外山野间的有毒野果



户外活动时,看到色彩鲜艳的野果,尤其是儿童,极易被吸引而误食,从而引发严重中毒事件。



核心原则:除非你100%确定该野果无毒可食用,否则一律视为有毒,不碰、不采、不食!



山野户外有不少有毒野果,有的毒性很强,误食会威胁生命。



4


误食野果中毒,如何急救?



1. 立即就医:第一时间拨打120,或尽快送往最近的正规医院。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2. 保留样本:带上误食的野果样本(或拍照),以便医生快速识别毒素,对症治疗



3. 谨慎催吐:除非医生指示,否则不要自行催吐! 如果是强腐蚀性或有挥发性的毒物,催吐会造成二次伤害。如果已意识不清,严禁催吐,以防窒息



4. 密切观察:注意患者的神志、呼吸和脉搏,并告知医生。



 

享受大自然的同时


请务必保持警惕


不是所有自然的馈赠都可捡可食




(来源:新华网)

(编辑:秦新宇;一读: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