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五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名单,包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入选, 标志着包头市正式融入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体系。

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材料供应基地,包头市汇聚了全国90%的稀土科研院所和北方稀土、天和磁材等34家上市企业,随着“包头制造”加速走向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相关专利侵权、技术泄密等纠纷逐年增长。
建立涉外案件季度统计制度,运用监测系统,实时采集企业海外布局数据,重点分析产业类型、纠纷类型及胜诉率,形成《包头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蓝皮书》。
组建由15名涉外律师、5名技术专家组成的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一案一策"指导。
委托开发“稀土产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等精品课程,每年举办线上线下培训6场,覆盖企业300余家。编制《重点国家知识产权指南》,针对俄罗斯、东南亚等主要市场,发布专利布局、海关保护等实务指引。
依据《包头市知识产权奖励激励办法》,对胜诉或实质性和解案件给予30%的维权费用补贴。与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合作开发“海外知识产权保险”定制化产品,覆盖专利侵权、商标抢注等风险。
建立“政府-法院-海关-企业”四方联动机制,联合开展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保护跨境电商企业知识产权。对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法律检索服务。
包头这座曾以“草原钢城”闻名于世的城市,如今正以知识产权为盾,为中国稀土征战全球市场开辟出一条更安全的出海航道。
(来源:包头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