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安置照亮退役军人转身路
来源:包融媒   2025-05-13

■【十连冠·包头的双拥答卷】

阳光安置照亮退役军人转身路


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是稳军心、强国防的重要内容,包头市在着力解决军人“后路”问题上积极落实政策、拓展渠道、建立机制、注重实效,逐步形成了“五公开、一监督”的安置模式。多年来,无论是军转干部,还是退役士兵,相关部门均按照国家政策予以妥善安置和解决,从而让退役军人充分感受到了包头这座“双拥之城”的关怀和温暖。

双拥稿件第一篇配图(4489079)-20250513101217军转干部安置公开选岗现场。

政策之光照亮退役路

包头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厅内,工作人员张宏正在热情接待两位来咨询退伍安置事宜的退伍军官。张宏是一名曾在部队服役十余年,2022年退役回到包头的军转干部。“对于军官的安置,包头市一直执行的是‘阳光选岗’的政策。我们这一批回来的转业军官共有22个人,当时给我们提供了44个岗位,基本都是市属各委办局的正式编制岗位。从我们看到岗位再到选岗,中间有3天考虑的时间,因而每个人对于自己可以选择的岗位,都是充分了解的,同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选定自己岗位的,所以大家对于安置都非常满意。以我个人来说,因为难舍部队和军人情结,也想为退役的战友们服务,因而选择了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张宏说。

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管理科负责人杜建峰介绍,依照现行相关政策,不同情况的军人退役后安置方式不尽相同。退役的军转干部、军士、义务兵,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士兵,按照各自不同的情况和意愿,给予安排工作、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退休、供养等安置待遇。

在为退役军人安排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开安置政策、公开安置方案、公开安置计划、公开积分排名、公开选岗定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的“五公开、一监督”原则进行“阳光安置”,从而保证安置全过程公平、公开、公正。

为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建立了移交安置后待遇落实回访机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随机暗访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退役军人安置后岗位安排、上岗到位、编制保障、薪酬及福利待遇落实等情况,从而实现了“接收安置一阵子”向“服务保障一辈子”转变。

自2019年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成立以来,共安置军转干部128人,为符合规定条件的208名退役士兵安排了工作。在提供机关、企事业单位备选岗位时,每次可供选择的岗位数量都是待安置人员的2倍以上,从而实现了军转干部、所在部队、用人单位、地方政府“四满意”。

社会关爱温暖自主就业路

按照现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则通过技能培训,发放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的方式,扶持他们自主就业或创业。就退役军人的数量和情况来说,大多数士兵退役后的安置方式是自主就业。那么,他们走入社会后,工作和生活又是什么样呢?

在九原区青年园附近的路边底店中,有一家名为“小白杨军创优选基地”的店铺,因其店外装饰带有明显的部队色彩,因而格外引人注意,而店门外的“包头市退役军人关爱协会”牌匾也说明它与退役军人不一样的关系。

46岁的石军是这家店和协会的负责人,这个有着20多年军旅生涯,2020年退役的老兵,对部队和退役军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退役后,我先是和其他7个战友共同开办了这家军创商品店。在经营自己生意的同时,我总想着如何能发挥自己熟悉部队和战友生活,懂得他们情感的长处,为需要帮助的战友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石军说。

2021年,为强化“双拥”工作,动员和引领更多社会资源关心关爱退役军人,以更贴近其需求和生活的方式给予他们关爱,在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包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指导和牵头下,“包头市退役军人关爱协会”成立。熟悉军人、热心公益,一直关心退役军人工作和生活的石军被选为协会秘书长。

协会成立后,很快便吸引众多退役军人加入,至今已有500多名会员,另有千余名退役军人不定期参与协会活动。协会主要从帮助就业创业、组织公益活动、关爱帮扶三个方面对退役军人给予帮助和关爱。

记者采访时,31岁的退役军人董云鹏正和石军商议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的事宜。“我是从公益活动中受益的退役军人。”董云鹏说,“2017年退伍后,我先是在外打工,协会成立后,业余时间我就来协会义务帮忙。2023年时,我从协会发布的就业信息中,看到了内蒙古金鄂博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招聘信息,于是便报名应聘。得知我是退役军人,企业非常痛快地就录用了我,现在我工作稳定,心情也很愉快。虽然离得远了,工作也忙,但只要有时间,我还会回来参加协会的活动。”

据介绍,协会成立以来,每年都会组织多场招聘会,其中不乏承办和参与本地退役、人社等部门组织的招聘会。协会已累计为600余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16000多个;在协会登记就业意向的退役军人有千余人,其中300余人找到了合心工作。“我们还组织了近百场创业就业培训会、退役军人风采展示、走进边防哨所、迎新年健步走等公益活动。此外,协会还帮扶救助困难退役军人100余人次。”石军说。

事实上,在包头这座获得“十连冠”的“双拥之城”,无论是退役军人,还是社会大众,类似石军这样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同时,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关爱下,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退役军人不但能稳定就业,更有很多在各自的行业干出了骄人业绩,或者成为社会精英、岗位楷模。

拓岗提技助力安置就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对员工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也在提高。为此,解决退役军人的“后路”问题也需与时俱进、提技适岗,才能提升退役军人的安置就业质量,使他们返回家乡放心、走上岗位暖心、安家立业定心。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缩减编制、部分国有企业减员,退役军人的安置接收空间和安置渠道也在减少,安置难度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畅通安置渠道,在积极争取自治区和市本级企事业单位安置岗位的基础上,包头市充分发挥各旗县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就业安置力量,并将安置职能调整下放到相应的区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此举不但有效地拓展了安置接收空间,更增加了很多安置岗位,从而为退役军人提供了更多的安置岗位和发展机会。

同时,针对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退役、人社等部门也加大拓宽了岗前培训力度,并本着“想学什么就教什么,什么有用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安排角色转换、心理疏导、专题党课、政策宣讲等课程,从而帮助退役军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竞争能力、补齐自身短板、提升综合素质。

培训中,还会结合退役军人知识水平和年龄结构等特点,合理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将退役军人的需求融入教学组织全过程。此外,还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学习和认证考试,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社会认可度,进而使他们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为更好地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更加优质、精准地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每年全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都会组织多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并联络北重集团、包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为退役军人单列招聘计划、设置招聘专岗。

今年4月,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更是联合兰州市、银川市、张家口市和自治区各盟市,成立了“包头市跨省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城市区域合作联盟”,并同步联合举办首届跨省市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6个联盟城市的百余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参加招聘会,提供的岗位覆盖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12个重点产业领域,吸引线上线下万余退役军人求职咨询。

杜建峰表示,把退役军人接收好、安置好,解决好他们的“后路”问题,是落实国家政策、守边固防、为民办事的“双拥”大事。“双拥十连冠”的获得,不但说明包头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努力和成绩,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定会更好地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让退役军人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自己新的人生价值。


(策划:张红梅,郭燕;记者:李学工)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图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