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当欢快的非洲鼓点骤然转为急切的呼救声,一场发生在阿尔丁植物园的生死救援,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身上最耀眼的光芒。党员王晓满毫不犹豫跃入冰冷湖水,不谙水性的教师徐振发紧随其后,岸边冷静指挥的李秀凭借经验指引方向,还有那位默默相助的热心市民……他们用坚定有力的双手,共同完成了一次温暖人心的“生命托举”,不仅托起了一位老人的生命,更托举起社会的道德高度与人性的温暖底色。
党员王晓满的纵身一跃,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信仰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她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化作实际行动。冰冷的湖水、未知的危险,都没能阻挡她守护生命的决心。这份无畏与担当,正是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的先锋本色。
63岁的徐振发用行动证明,善良与勇气无关年龄。明明不谙水性,却能在生死瞬间做出最果敢的选择,只因心中秉持着对生命的敬畏。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超越了个人安危的考量,展现出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的高尚品格。他跳入水中的身影,不仅是对生命的拯救,更是一堂鲜活的“道德公开课”。
李秀在岸边的冷静指挥,体现出善意的“传承与延续”。曾与徐振发一同参与过救援的她,对水下情况了然于心。这份经验让她在关键时刻成为“定海神针”,精准指引救援方向。她的存在告诉我们,每一次善举都不会被辜负,过往的善意积累终将在未来某个时刻发挥作用,形成温暖的良性循环。
而那位未留下姓名的热心市民,同样是这场救援不可或缺的一环。他的加入,让我们看到善良的“群体性”力量——在生命面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能够迅速凝聚,携手对抗死神。这正是社会文明最动人的模样: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守护者。
这场救援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事件本身。它让我们相信,英雄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无数平凡人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王晓满、徐振发、李秀和热心市民,他们是教师、是学员、是市民,更是千万普通人的缩影。当善意与勇气交织,当责任与担当共振,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一束光。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凡人善举如同清泉涤荡心灵,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是在面对危险时依然选择向光而行。愿这温暖的“生命托举”,能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善意,让鹿城乃至整个社会,处处涌动着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
(编辑: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