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当代碰撞 艺术与本土交融
——名家论坛点亮创作新视野
7月12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阴澍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一楼会议室,分别带来《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论坛和《章草书法的传承与创造》主题讲座。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既有专业创作者认真研学,也有普通艺术爱好者静心聆听,名家智慧与听众感悟碰撞出热烈火花,成为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阴澍雨的研讨会以“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为主题,通过绘画、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的案例,探讨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下焕发新生。他特别强调地域文化对创作的独特价值:“每个城市的文化基因都是不可复制的,包头的草原风情里藏着豪迈气象,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沉淀着奋斗精神,这些都是艺术创作最鲜活的素材。创作者要做的,就是用当代的艺术语言‘解码’这些本土符号,让传统元素在新作品里‘活’起来。”
“这样的跨地域、跨领域交流对艺术家而言很有必要。研讨会上,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与学者分享思想、碰撞见解,多元视角的交融极大拓宽了艺术视野,为创作注入了全新灵感。”作为连续两届参与包头艺博会的“老朋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翔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
“今年的艺博会不仅比去年更规范、品质更高。此外,活动突破地域限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大咖与国际友人参与,真正实现了多元文化的深度碰撞。”高翔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此类高水平艺术交流活动,通过吸收多元文化养分,不断丰富自身创作与美术馆的展览实践,让艺术成果更好服务于大众。
作为中国书法理论界的泰斗级人物,李一的讲座聚焦“书法传统与当代创作”,细致剖析书法技法中的笔法、章法精髓。“书法不止是‘写字’,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创作者需在临摹经典中吃透传统,再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理解,才能让作品既有古韵又具新意。”他在讲座中说。
两场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搭建了“名家与大众”“传统与当代”的沟通桥梁。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李一老师把复杂的理论讲得很透彻,这种从文化到技法的系统讲解,比自己闷头练习高效太多了!”包头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刘子瑜说。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