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钟抵达!包头低空救援“黑科技”为公路抢险按下“加速键”
2025-07-26




2025年7月24日,包头突降暴雨引发山洪,S225线路基被冲毁致交通中断,车辆无法抵达现场。危急时刻,哈德门机场无人机紧急升空,以7分钟的惊人速度突破雨雾阻隔,为抢险指挥提供关键支撑——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应急救援,更是我市低空公路巡检技术在实战中交出的“速度答卷”。




 数据实时传,险情秒掌握


此次出动的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与激光测距仪,在雨雾中稳稳悬停作业。镜头穿透雨幕捕捉路基冲毁细节,激光测距仪精准测算损毁数据,连周边易滑坡区域的微小裂缝都清晰标注。这些关键信息不再依赖人工徒步勘察,而是通过低空通信链路“秒传”至指挥中心,为抢险方案制定提供了第一手精准数据。






 技术突破改写应急时效


我局组织畅行公司搭建的无人机飞控系统,依托公路巡检系统应急模块实现“一键起飞”,直接突破山洪阻隔、地形复杂的地理限制,将勘察效率提升8倍,成本降低60%。

近年来,我市持续探索低空技术与交通应急的深度融合,无人机巡检系统已形成“常态巡检-应急响应-数据回传-精准调度”的闭环能力。



 低空赋能交通应急


目前,S225线抢险工作正根据无人机实时更新的数据稳步推进。工作人员持续动态监测水毁区域变化,确保每一次调度都精准高效


从日常公路巡检的“低空巡航”,到应急救援的“分钟级响应”,低空技术正以其“不受地形限、不惧恶劣天、数据实时传”的优势,成为交通保障的“新利器”。此次S225线抢险中的无人机应用,不仅为我市公路应急处置提供了高效范本,更让我们看到:当低空技术与交通事业深度融合,“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出行保障正照进现实。


(来源:包头交通运输宣传微信公众号;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