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市科技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市农科院等部门联合举办包头市防汛减灾科普活动,通过多元化科普形式,为公众传递实用的防汛减灾科普知识,提升全民防汛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此次活动以“全民参与,科学防汛”为主题,在土右旗沟门镇板申气村和昆区吾悦广场同时举行,特邀应急、农牧、气象、医疗等领域专家,共同组建科技工作者救灾复产服务团队,宣讲防汛减灾科普知识,并就农作物灾后复产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在土右旗板申气村活动现场,市科技局针对雨后高湿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玉米大斑病、向日葵菌核病等风险,捐赠了千亩用量的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高效低毒杀菌剂,用于后期农田病害防治。同时,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救灾复产技术指导,助力农户减损增收。
活动中,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对灾难场景进行模拟,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逃生避险技巧。同时,演示气象预警仪器、救灾设备等专业器材的使用方法,对急救包扎、溺水救护、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技能进行现场教学。此外,开展科学防汛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免费发放防汛防灾、农作物灾后管理等科普手册及宣传品1500余册(套)。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科普工作常态化,全力打造“知识储备+技能实践”防汛减灾双重防护网。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优势,全力开展救灾复产科技服务活动,打好灾后生产恢复攻坚战。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健)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