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儿科33载 以医者仁心守护儿童健康
“患儿的健康是我前行的方向,家长的信任是我肩上的使命。”在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儿科诊室,刚结束一上午门诊的周蕊摘下口罩,额头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从青涩的青年医师到儿科诊疗领域的带头人,这位深耕儿科领域33年的老党员,始终以党为魂、以患为念,在守护儿童健康的道路上书写着忠诚与担当。
工作中的周蕊。
1991年,刚走出校园的周蕊怀揣“治病救人”初心加入医疗行业,如今已是她坚守儿科岗位的第33个年头。“从穿上白大褂那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对得起患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周蕊回忆,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她始终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带领支部党员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科室发展的实际动力。针对医院民族医属性,她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中医理论,率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只有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才能让党的卫生健康政策真正落地,让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在周蕊的带领下,市蒙医中医医院儿科实现从“小门诊”到“强科室”的跨越式发展。8年间,科室从仅有10名医护人员,日均门诊量不足10人次,到如今,该科室已拥有21名医护人员、15张床位,日均门诊量突破200人次,成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认证的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自治区儿科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带领团队开展包头市科技项目“儿童呼吸道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的中医治疗探讨”。
这背后,是她创新服务模式的不懈努力。她牵头推行儿科医师进驻母婴同室24小时巡诊,指导家长科学喂养,推动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加强病理儿、高危儿管理,实现“早干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打造“大门诊、精病房”格局,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心理行为发育评估门诊,开展小儿推拿、三伏三九贴敷等特色中医服务,其中三伏三九贴敷治疗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医疗机构首位。“我们多走一步,家长就能少跑一趟;我们多钻研一点,孩子就能少受点罪。”周蕊说。
“感党恩不是口号,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近年来,周蕊以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为契机,带领支部党员创新服务方式,用“互联网+医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搭建智慧医院平台,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公众号、患者微信群,定期推送健康知识,提供预约诊疗服务;与多所幼儿园、小学合作,开展健康宣教、义诊及体检服务,惠及数千名儿童。
针对边远农牧区医疗资源薄弱的问题,2015年起,周蕊牵头对口支援达茂旗蒙医院,帮助建立儿科诊室,培训当地医护人员。“第一次去达茂旗,看到一些牧区孩子看病特别不方便,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三级医院的诊疗技术带到这里。”如今,科室已与达茂旗蒙医院、沙尔沁中心卫生院等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让农牧区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2023年年底,全市儿童呼吸道疾病患者激增,市蒙医中医医院儿科迎来接诊高峰。“那段时间,科室全员连轴转,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周蕊十分激动,“作为党员,我必须冲在前面。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康复出院了,再累都值了。”在她的带领下,科室最大限度收治患者,有效缓解了群众就医难题,受到上级部门的通报表扬。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周蕊始终坚守在儿科一线,不仅用医术守护儿童健康,更用师者之心培养医疗人才。作为中医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她编写特色教案,开展教学查房,带领儿科教研室获评“优秀教研室”,自己也荣获2023年度自治区级“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主任”称号。“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生,才能让这份职责与守护薪火相传。”周蕊说。
33载初心如磐,33载使命在肩。周蕊用行动诠释着党员医生的责任与担当,用仁心温暖着无数家庭。“未来,我会继续带领科室紧跟党的步伐,深耕中西医结合儿科领域,为更多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文/图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苗雨蔚)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