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个居民主体危改项目封顶
来源:包融媒   2025-09-09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9月3日,

东河区工业路土六栋楼

自主更新改造项目

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作为包头市首个

居民为主体开展的“原拆原建”

城市自主更新改造项目、

自治区首批自主更新试点项目,

此次封顶标志着

我市探索城市更新“自主模式”

取得阶段性突破,

156户居民

“不离故土住新家”的愿望

即将实现。


东河区工业路土六栋楼始建于1978年,6栋三层砖混楼总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承载着156户家庭的生活记忆。随着建筑老化,楼体逐渐出现基础损坏、墙体裂缝等问题,2020年5月,经包头冶金建筑研究院鉴定为D级危房,居民紧急搬离,“住得安全”成为群众最迫切的诉求。2024年7月,该项目入选自治区自主更新试点,凭借改造面积最大、涉及楼栋最多的规模优势,以及“最快完成居民签约、最先启动拆除、施工进展领跑”的高效推进,成为包头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模式的核心“试验田”。

“项目的核心是把‘话语权’真正交给居民。”市住建局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现场指挥部副主任余逍介绍,为破解传统危改模式痛点,项目创新采用“政府引导+居民自主+多方协同”的共建模式:通过选举组建业主自主更新委员会,从改造方案制定到施工细节敲定,全程由居民共同决策,实现“谁的房子谁做主”,切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资金保障方面,同步建立“政府补助+政策支持+居民自筹+商业反哺”多元共担机制,居民仅需承担新房建设成本,有效减轻了出资压力,将增进民生福祉落到了实处。

从需求响应到主体封顶,项目全程凸显“快节奏、高效率”。今年1月10日,项目启动居民签约工作,短期内即实现100%签约;签约完成后迅速推进危房拆除,并委托包头市保障性住房发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代建、设立共管账户,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随后3个月内高效办结立项备案、图审、土地招拍挂等全部前期手续;5月初正式进场施工后,仅用4个月便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整体进度超预期,预计2026年6月30日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据了解,新建项目命名为“家和新居”,除满足居住需求的住宅外,还配套建设了商业用房及物业附属用房,同步规划适老化设施、休闲健身区等公共服务空间。建成后,不仅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更将实现从“危房”到“好房”的品质跃升,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作为2025年度自治区唯一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城市,包头正以该项目为样本,系统提炼“居民自主更新”的实践经验。余逍表示,下一步,将系统总结“土六栋”项目经验,组织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建立项目储备库,按照“谋划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重点围绕居民共建、资金共担、政策协同等核心机制,科学编制改造计划,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包头做法”,在更多社区落地生根。这不仅是从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向“好社区、好城区”延伸,也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四好”建设的具体行动,更为全市乃至自治区自主更新提供成熟可靠的实践路径,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居民。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康璐)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