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首条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批量化生产示范线在北方新材正式建成,标志着内蒙古在高端功能材料领域成功实现从“实验室制备”到“产业化应用”的新跨越。

这条由北方新材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稀土院共建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批量化生产示范线,生产的小尺寸产品在100kA/m低磁场下可产生1200ppm的磁致伸缩响应。该示范线采用定向凝固工艺,引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晶体生长与微结构调控”技术,材料性能一致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同批次产品沿轴向磁致伸缩性能一致性偏差均小于10%,预计2026年年底实现年产1000千克的产能规模,为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该示范线产品对于突破国外相关技术及装置的技术封锁,推进我国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大功率低频主动声呐、高精度快速磁致伸缩微位移致动器、大功率磁致伸缩电声换能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提高稀土产品技术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有效满足航空、航天、航海等方面的材料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攻关大尺寸、高一致性、高性能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发挥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研究、前沿创新优势和稀土院创新资源、技术优势,凝聚起强大创新合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效能。”该示范线负责人郝宏波说。
(来源:北方稀土微信公众号;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