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聚合力 志愿暖人心
来源:包融媒   2025-09-13


专题图


走进昆都仑区昆工路街道西友谊22社区,志愿服务身影随处可见,邻里间的欢声笑语暖意融融。这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盘活共建资源、激活志愿力量,探索出“党建强、服务优、民心暖”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社区力量有限,唯有将共建单位资源拧成一股绳,才能真正破解民生难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倩倩表示。目前,社区共有100名在册党员、3个党支部,依托“1+6+N聚能环”党建品牌,已构建起“党委主导、支部骨干、网格联动”的治理体系,并以主动对接、互利共赢的姿态激活共建资源。

随着一件件民生“痛点”“难点”的解决,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我是党员,我先上!”今年7月份的一场暴雨突袭时,老党员张双月的话语让所有人肃然起敬。当天,社区积水过膝,他带头拿起铁锹清理淤泥,带动志愿者王有福等20余名居民加入防汛队伍;志愿服务队化身“红色先锋队”用坚守诠释志愿精神。

西友谊22社区打造的“1+6+N聚能环”,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力场,汇聚了众多力量,其中6色志愿服务队更是各有所长,绽放出别样光彩。红色健康医疗服务队依托共建医疗资源开展义诊;橙色党员服务队的张双月全年服务超2000小时;黄色帮残助弱服务队为特殊群体代办救助、陪同就医;绿色环保服务队清理垃圾死角45处;蓝色应急服务队24小时值守排查安全隐患;紫色文体服务队开展“书香飘万家”等活动30余场。

在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的同时,社区注重对志愿者的回馈。通过积极宣传其善举、协助其拓展服务影响力等方式,让更多居民了解参与共建的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循环。为激发长效活力,社区推出“志愿闪耀摘星榜”“1小时服务=10积分”等激励机制,积分可兑换家政服务等20余种奖励。如今,社区志愿者从36人增至100余人,月均服务时长从15小时提升至32小时,29人获三星级以上表彰,形成“人人愿为、人人能为”的志愿氛围。

治理模式求创新,居民当家增认同。社区以“党小组+网格员+单元长”铁三角治理模式为抓手,定期召集两代表一委员、居民代表召开居民议事会,共商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问题。在今年一化小区改造中,社区收集22条居民意见、梳理10项核心需求,改造中成立“监督岗”每日巡查施工质量,推动治理模式从“政府主导”向“居民自治”转变,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

如今的西友谊22社区,通过凝聚共建力量、激活志愿热情,老旧社区焕发新活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居民感受到党的关怀,进一步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持续绘就邻里和谐、幸福安康的社区新图景。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

(编辑:张飞;校对:吴存德;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缩略图-3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