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个假期,包头“名场面”不断……
来源:包头号   2025-10-04

图片

Hi

“双节”特别报道


2025年国庆撞中秋

包头市集中推出系列文化旅游

体育赛事及消费促进活动

不仅精准匹配

市民“买实惠、享品质、乐体验”的需求

更以多元玩法激活消费活力

让假期成为惠及民生

提振市场的“黄金窗口”


把消费“温度”送到身边



消费热潮的背后,是对市民需求的精准回应。从大宗消费到社区活动,包头用细节拉满体验感。

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阿尔丁广场,汽车展、中外商品博览会、羊绒皮草特色展销会、动漫节接连亮相。购车族能享金融贴息、低首付、长周期免息政策,展会上还能亲手体验、现场品鉴,逛展就像赶“热闹大集”,人气与消费力双升。

社区里的“烟火气”更暖心。青山区依托街镇文化站、社区服务中心,计划办56场节庆活动——“中秋灯谜会”猜趣味谜题、“巧手做月饼”尝自制香甜、“邻里厨艺赛”比家常味道,还有“国庆快闪”燃氛围,下楼就能感受双节热闹。

细节服务更解痛点:包免国际推出“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模式,实体店试完货,直播间下单可享“同城次日达”;新华书店、鹿城阅立方加设“套圈赢礼”“非遗剪纸”亲子活动,让文化消费多了份互动乐趣。



消费不只是“买东西”



如果说便民惠民是“基础盘”,那“文旅+”融合就是双节消费的“亮点牌”。包头打破行业边界,让消费变成“体验生活、感受文化”的旅程。

“文旅+农业”带您玩转乡村:东达山艺术区推出“丰收+艺术+狂欢”活动,看大风堂百年书画展,还能通过情景剧《何以东达》读懂乡村变迁,乡村游也有“文艺范儿”。

“文旅+体育”点燃运动热情:包头奥运冰雪中心突破季节限制,办雪域电音节、亲子滑雪课;第三届青少年自由搏击赛、全市气排球赛热血开赛;“蒙超”联赛期间设体育市集、美食区,解锁“观赛+消费”新玩法。

“文旅+商业”让商圈变“打卡地”:王府井昆区店有非遗市集、AI照相馆,购物之余能玩科技、品文化;包百大楼搞“遇见嫦娥”互动、“古今斗诗会”,沉浸式过中秋;万达广场、包头印象城推“国潮新品首发”,限量款、新尖货精准戳中年轻人喜好。

“文旅+文博”增厚文化底蕴:包头博物馆“共贺华诞”特展,用文物串联城市与国家发展;市美术馆艺术品大集,让市民近距离赏书画、雕塑,把高品质文化消费搬进假期。



白天玩到夜,快乐不打烊



包头还打破时空限制,用夜间经济拉长消费时长,线上线下融合拓宽范围,让“流量”变“留量”。

夜间消费氛围感拉满,横竖街烟火集市、“夜光影·国庆灯会”同步开启,可吃遍各地小吃、与“嫦娥”打卡、玩投壶游戏;吾悦广场“星光音乐节”邀乐队驻场,包头金街动漫展、嗨唱会不停歇,南海景区“古韵游园会”让夜间消费有文化味。

消费品质再升级:吾悦广场卡皮巴拉人偶巡游、茂业天地巨型涂鸦墙亲子共创,抓牢个性化需求;青山万达广场、包头印象城等的新品首发、限量款展销,掀起抢购热潮。

这个双节,来包头逛展会、玩乡村、享文化、品烟火,既能买到实惠,又能玩得尽兴,文商旅体融合的快乐,等你来解锁!


【记者短评】

告别往日消费市场“千城一面”的困境,今年的节日别样有趣:将农耕体验注入乡村消费,用冰雪场景激活季节限制,让非遗走进商圈流量——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精准锚定不同群体需求的“定制化供给”,既让农民的丰收变成游客的体验,也让年轻人的潮流需求找到承载场景,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双向激活。双节消费市场也将不止于“热闹”。

让市场从“一时热”走向“持续活”,包头把消费活动变成了“城市价值传递”的载体。社区里的邻里厨艺赛、博物馆的主题特展,看似与“消费”无关,却在细微处传递着城市的民生温度与文化底蕴。当消费不再只关乎“买与卖”,而是成为市民感知幸福、游客认识城市的窗口,这样的消费市场,才能真正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策划:张建芳、尤允庆;记者:李春燕;图片 :李春燕;编辑: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责任编辑: 张飞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